如何去以色列留学,在以色列留学是怎么的一种体验?

2024-01-31 09:48:12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A学生 阅读量:17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刚到以色列的时候,我曾经怀疑以前有些国内朋友对犹太人过于“吹捧”。 因为和以色列人交往的时候,我总是不喜欢。

在以色列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又为一些其他文化对犹太人的“怨恨”感到困惑。 因为在与以色列人深入接触后,我发现他们并不像传言中那么糟糕。

如何去以色列留学,在以色列留学是怎么的一种体验?

一个民族的形象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对我很有吸引力。

去以色列留学,我真的自己了解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欢迎争论。 我对以色列一直有很大的兴趣。 2016年来到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学习希伯来语和犹太研究硕士课程。

与欧美国家相比,去以色列留学有明显的优点。

另一方面,学费便宜,硕士阶段奖学金名额丰富。

以我的专业为例,2/3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 全奖和半奖各一半。

国际学生每年学费约1.7万美元,奖学金几乎抵消了学费,只需自己承担生活费。

另一方面,教育质量有了保证。

许多老师有欧美留学背景和工作经验,重视本国教育,选择回国执教。

希伯来大学的医学、农学、数学等专业很有名,特拉维夫大学、海法大学等大学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在国内的大学里,班级里的学生很多,老师很难照顾每个人,所以基本上可能会用教材上课。

希大部分的课是20人左右的小班,用英语上课。

我的专业必修课只有五六个人,没有固定的教材。

上课就像一个小研讨会,老师需要提前告知讨论主题,提供资料清单,学生个人做作业。

每节课老师都会让学生对讨论主题发表意见,但我一开始不太习惯,每次发言都很紧张,担心自己说错了。

后来我发现,讨论课上没有对错之分,老师和学生都尊重每个人的想法,渐渐有了自信。

班里有八位来自中国、美国、芬兰、德国和瑞士的同学,讨论可以说是一把利剑。 火花四溅,和国内很不一样。

中国人讲究“和和气气”,表达不同意见似乎对某人怀有敌意,今后可能会变得难以相处。

以色列人尊重“争论”,重视不同意见。

对他们来说,了解别人的想法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可以丰富自己的想法。

这门启发式课不仅给我知识本身,而且培养我的学习自主性。

课后追加课上出现的知识死角,收集碎片。

我变得自己思考,不再被动地接受书的内容了。

富裕低调的以色列人生活很简朴,不太在意打扮。 大学教授也经常穿t恤、踩布鞋来学校上课。 稍微打扮一下就显得“扎眼”。

像宝马和奔驰这样昂贵的车在以色列的街道上也不多见。

当地人沉迷于实用性强的购物车,对他们来说车是工具,而不是身份的象征。

事实上,以色列人的收入并不低。 平均月收入近两万元,连学生打工的时薪也近百元。

以色列人让我觉得“有钱又低调”。 他们喜欢把钱花在感受和经历上。

以学生团体为例,以色列高中每年有一个月的寒假和将近四个半月的暑假,学生们通过打工攒钱,周游世界各地以扩大视野。

如果你想去以色列留学,中国学生必须注意以色列的物价不低。

在国内把四五块饼干做成一包,在以色列大约需要20元。

房租也不贵,学生公寓的房租比在外面租还贵。

我和另外两个中国同学在学校附近租了三居室,每人租一间卧室,共用公共空间,房租每月约3000元。

在以色列的中国留学生很热情,从一个出租屋搬到这里的人总是慷慨地留下许多家具和日用品,新老留学生世代相传。

房子虽然有点旧,但“五脏俱全”。

在文化变得丰富并去留学之前,我在北京跟着一个中文非常好的以色列年轻人学习了简单的希伯来语。

之后“沉浸”学习了两年,现在我的希伯来语达到了中高级水平。

出乎意料的是,在以色列学习中文的人比我想象的要多。

北上节奏太快,可能不少人喜欢去成都留学。

耶路撒冷很安静,和舒适的成都相当相似。

在以色列的留学生多为德国、法国、美国人,多为犹太人,这两年中国学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但与欧美相比,以色列的高中在中国知之甚少。

是否去留学,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需要。

我很喜欢史迹之类的图案,利用假期去了很多地方。

特拉维夫很现代化,所以耶路撒冷有古城的风情。

当地人对亚洲人很友好,经常有路过的小贩看到我就说:“你好! 挖泥坑挖! 沙瓦迪卡! ”,他们不知道我是亚洲哪里人,所以用会的所有亚洲语言轮流问,总是有让你理解的话。

有时当地人突然来了,指着穿着的t恤说:“看! 中国制造! "用这种方法接近。

刚到以色列的时候,我给人的印象是以色列人“没有礼貌”,以自我为中心。

例如,希伯来语没有“对不起”这个词,连“老师”这个词也非常少。

最礼貌的表达方法就是在一句话后加上“请给我”。

以色列在文化上、社会上、宗教上有很多不同派系的人在这里生活。

所以,在这里我也能遇到更多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人文背景。

中国留学生可以来到以色列,学习对“差异”的包容理解,寻求同一性。

本文由邢晓婧采编整理文章,环球时报与以色列大使馆联合出版专刊——《发现以色列》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