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50人|竹内亮夫妇:记录真实中国,为中日交流做一点努力
2024-03-20 18:42:45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槐序 阅读量:12651
【编者按】
1972年9月29日,中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
载有冷暖起伏,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
共同的记忆,特殊的联系,持久的接力,展望过去中日友好的时刻,展望当今时代激流中的行与思。
《澎湃新闻》联合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发表题为《50年50人》的专题文章,在对话50中刊登中日关系的塑造者、开拓者和实践者,展望未来世界形势变化带来的中日关系“下一个50年”。
人群中,竹内亮瘦黑黑的,帽檐下露出自然卷,身上斜挎着手包、单反,白色t恤正面绘有长江和“重逢长江”四个字,不难看出背面是长江沿岸的城市。
这个夏天,日本导演竹内亮刚刚拍摄了纪录片《再会长江》。
从去年10月开始,他和团队从长江源头出发,再次走了6300公里,从青海、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拍摄江苏、上海,记录了长江沿岸的风土人情。
7月中旬,他们来到武汉。
这一天是武汉渡江节。
清晨,竹内亮和团队赶到大禹神话园。
7月16日,竹内亮在武汉拍摄渡江节。
本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回答者供图。
河边挤满了人,竹内亮想打头阵,拍摄渡江的选手。
在烈日下站了一两个小时,只拍了观众。
“拍不到就拍不到。
竹内亮说:“那里才有没有剧本的魅力。”
竹内亮尊重真相,坚持无剧本拍摄。
每次进城,他都会在微博上招募主人公,去了之后再决定拍什么。 “随便”。
拍摄结束后,去吃早饭。
竹内亮虽然喜欢热拉面,但是接下来要和采访对象拍下吃热拉面的场景,想留到吃新鲜的瞬间,所以没能买到,到处都有豆皮吗? 我听说了。
这是竹内亮来到中国生活的第九年。
18年前,26岁的竹内亮认识了正在日本留学的南京女儿赵萍,并对她一见钟情。
赵萍的父母反对,不希望独生子女找日本人结婚。
竹内亮三次上门提亲,才说服岳父母同意。
竹内亮夫妇。
认识赵萍后,竹内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并开始拍摄更多关于中国的纪录片。
2010年,他去中国拍摄《长江天地大纪行》时,发现很多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还停留在过去。
他决心去中国生活,拍纪录片,向中国人介绍日本文化。
这个想法最初遭到了妻子的反对。
在竹内亮的坚持下,2013年,一家人从日本回到南京,创业拍摄纪录片。
从2015年开始,竹内亮拍摄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以下简称《我住》 ),介绍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和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开始引起关注。
2020年,他拍摄的疫情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 《好久不见,武汉》和《后疫情时代》在中日两国引起热议,两次受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赞扬。
“我赞赏竹内亮导演毫无偏见、如实记录了中国走过的美好历史。
这个世界需要像竹内亮导演那样传达真实情况和真实感情的人。
”华春莹这样评价。
作为住在南京的日本导演,竹内亮说,这几年之所以拍纪录片,是想传达中国和日本的魅力,向对方国家介绍中日两国的文化。
他形容自己“走在悬崖边”,曾被怀疑是“间谍”,或被骂“在拍屁股”。
但他觉得自己在做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事。
“我喜欢中国,所以在中国。
”竹内亮很坦然。
竹内亮夫妇的全家福。
“我喜欢中国人的自由、自由”
《澎湃新闻》:你第一次去对方国家是什么时候? 对方国家的第一印象怎么样?
竹内亮: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01年,帮日本放送协会( NHK )拍摄《麻将的起源》。
当时我去了上海、宁波、江苏。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去一家零售店买了水,老板扔了零钱给我。
令人惊讶的是,日本超市不能把零钱扔给顾客。
之后,他开始和我说话,我是外国人吗? 你从哪里来?
这样的上司我从来没见过。
日本的服务员、老板都像机器人一样,一直微笑着说“谢谢,欢迎光临”,然后结束。 无法沟通。
那时,我觉得中国人很随意、自由,从那时起就喜欢中国。
赵萍:我第一次去日本也是2001年,去日本留学。
当时南京没有直达日本的航班,必须从上海起飞。
在从南京到上海的火车上,我遇到了一个从日本到中国旅行的团队。
一位日本阿姨听说我要去日本留学,就说:“告诉我你的地址,到时候给你写信。”
我觉得日本人很有礼貌,所以嘴上说,但没想到她真的给我寄来了信。
在那之后,我们一直有交流。
她经常给我送食物,还给我零花钱。
当我考上日本大学的时候,她说:“你的父母没有来日本参加你的入学典礼。 我作为你的‘日本妈妈’参加。”
她专程从关西赶到横滨参加。
后来,我结婚的时候,她还去中国参加了我的婚礼。
在日本,我见过很多对我很好的人。
但是,日本人很有礼貌,很有规律,很多事情不直接说,必须让我推测,所以我不太习惯。
《澎湃新闻》:你是怎么认识的?
竹内亮: 2004年,我在日本拍了纪录片。 采访中国人。 当时,我不会说中文,需要翻译。 我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妻子。
她是留学生,日语很好,很漂亮,我对她一见钟情。
赵萍:在和他第一次见面之前,我们通过电话交谈。
他知道我在找工作,很热心地说,给我介绍。
我以为他是大叔。 因为日本的大叔、阿姨对我们这些留学生很“麻子”,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见到他让我吃惊的是,他竟然这么年轻。
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直接给我介绍了朋友。
我觉得,这个人很善良,想帮助别人。
竹内亮夫妇的老照片。
《澎湃新闻》:你们认识之后,是怎么一起去的?
竹内亮:我在东京迪士尼乐园向她表白,但她拒绝了,我很震惊。
第二天早上起床,我的手机收到了她的短信,想想,还是可以和我交往的。
我们开始交往了。
赵萍:我和他一起工作的时候,他说我很喜欢日本迪士尼。 下班后一起去。
走后,他突然开始表白。
我整个人都很无知,捂着耳朵,说你别说,我别听。
在我来日本之前,妈妈说不要找日本人回来。
所以我很矛盾,所以不想让他坦白。
但是,他坦白了。 如果我不和他交往,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这个人了。
我们先交往半年吧。 如果半年后关系稳定的话,我会告诉父母。
半年后,我跟父母说了这件事。 妈妈听了之后有点上当的感觉。
我是独生子女,妈妈不希望我一直在国外。
再加上竹内亮的条件、长相都不是中国老一辈人能接受的,胡子断了,收入低,还是外国人,丝毫没有达到她对未来女婿的期望。
《澎湃新闻》:你是怎么说服他们同意的?
竹内亮:我去南京提亲三次了。
赵萍妈妈反对了好几次,但我一直坚持,不会放弃。
第三次的时候,她妈妈看了,我又来了,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赵萍:我后来告诉妈妈,如果不能继续和他交往,我将来不会去日本。
我妈妈觉得无论怎么反对都没用。 说你的人生由你自己把握就可以了,将来不要后悔。
所以不是最后我们说服了她,妈妈理解了我的感受,放弃了她的执念。
《澎湃新闻》:竹内亮的家人是什么态度?
赵萍:我们交往不久就去了父母家。
他妈妈问了我。 “我儿子哪里好? 你觉得和儿子交往没问题吗? ’他们完全没有反对。 我宁可担心我。
在那之后不到两年,我们结婚了。
2007年,竹内亮夫妇在南京举行婚礼,竹内亮去赵萍家接亲戚。
竹内亮夫妇的日本式婚纱照。
“我要去中国”
《澎湃新闻》: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考虑来中国生活的?
竹内亮:结婚后第二年,我想去中国生活。
我父亲反对。 他说你现在还在学习的阶段,请先工作。
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的判断是正确的。 因为当时,我还没有拍过获得惊人奖项的作品。
《澎湃新闻》:在那之后,你是怎么决心在中国生活的?
竹内亮: 2010年,我拍了NHK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
去四川、云南、青海的时候,很多人一见到我,你就是日本人吗? 高仓健现在怎么样? 山口百惠现在怎么样?
2010年,竹内亮(左一)在中国拍摄了《长江天地大纪行》。
我受到了打击。 现在互联网很发达。 他们为什么问山口百惠?
我发现他们完全不知道现在的日本是什么样的,只知道二战中的“日本鬼子”和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我想去中国学习中文,把日本文化介绍给中国人。
我对妻子说,想去中国挑战自己,遭到了反对。
我们在日本很稳定,房子也买了,为什么要放弃一切来中国? 我连续说服了她两年,后来她终于同意了。
赵萍:我们于2012年8月提出辞职。
我的上司说,你们不回去,风险很大。
我的上司说,现在中日关系这么紧张,你们去中国也没有工作。
但是我们不想放弃,所以2013年8月回中国创业了。
《澎湃新闻》:回到中国后,是不是刚创业?
竹内亮:我们刚回来,很多中日合作的节目和项目都没有了。
当时,我认识好几个住在中国的日本导演、演员,但是没有工作,就回去了。
我也去找了中国电视台,问能不能一起做介绍日本文化的节目,但谁也不想投资。
所以,我们只能继续做日本电视台的工作。
前两年完全没有方向,到2015年,发现有自己拍照、自己上传节目的媒体平台,不需要和电视台合作,我们就开始做媒体了。
赵萍:我们刚到中国的时候什么也没做,所以我每天都和他一起学中文。 他白天去南京大学上课,放学后找快餐店。 我和他一起边吃东西边帮他复习,晚上看电视剧学中文,他不懂就问我。
头两年就是这种状态。
《澎湃新闻》:你们从2015年开始拍摄《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当时你觉得是怎么拍这个的?
竹内亮:拍《我住》是我妻子的主意。
我一直想做一个介绍日本文化的节目,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突然有一天,她拍了一个住在日本的中国人,说能不能通过他们的故事介绍一下日本文化。
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所以开始拍摄。
《我住》首次现场拍摄
赵萍:刚开始拍《我住》的时候,别人不知道竹内亮是谁,也不知道《我住》是什么节目,不想出现。
所以前期只要有人愿意,认为故事能制造一些不同点就行了。
另一个困难是,我们自己投资,费用非常紧张,节目拍得没有剧本,后期竹内亮一个人,不能保证周更。
我们商量一下,再拍一次。 如果仍然没有赞助商,我会放弃。
没想到,慢慢地《我住》的反响越来越好,有人赞助了我们。
我们拍摄的时候,遇到了很多人,说:“我以前讨厌日本,看了你们的节目,想到日本来看。” 也见过日本人,他说以前很讨厌中国,看了《我住》想了解中国,但现在已经喜欢上了。
这也是我们的初衷。 不要因为在日本和中国有刻板印象就停止了解对方。
在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暴发之前,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 很多对日本感兴趣,从事中日文化方面的人都认识我们。 也就是说,你可能没有走出圈子。
“我的目的不是成为网红”
《澎湃新闻》:很多人认识你们是从2020年3月的《南京抗疫现场》开始的。 你觉得当时是怎么拍这个的?
赵萍:当时因为疫情,不能在其他地方拍摄,只能拍身边能拍的东西。
我们觉得南京的疫情防控做得很好,想让日本网友看看,就拍了《南京抗疫现场》。
我不认为日本电视台有兴趣,所以联系我们说想播。
中国国内的网友也表示想看。
这是一个意外,意外地在日本火了,在中国也火了。
大家的反馈普遍很好,我觉得内容比较真实。
竹内亮: 《南京抗疫现场》在日本的反馈非常好。 当时,日本大部分电视台都在播放这个,甚至出现在日本最具影响力的雅虎网站的首页上。
很多日本朋友看到后联系我,说中国的防疫措施很厉害。
《好久不见,武汉》海报
《澎湃新闻》: 2020年6月,赴武汉拍摄《好久不见,武汉》。 那次拍摄有什么印象吗?
竹内亮:武汉解除封锁不久,我想去看看武汉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反对,说去武汉还有点危险,但我想去。
我在网上招募了主人公,从应征的粉丝中选出了10人。 这样的拍摄方法是当时第一次尝试,成功了。 因为是我的粉丝,所以非常信任我们。
拍摄期间,他们都感谢我们。 解封后,很少有人关注武汉,所以我们去了。 而且,我在拍比较正能量的故事。
武汉民族的热情也让我们非常感动。
《澎湃新闻》: 《好久不见,武汉》受到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赞扬,展现了武汉遭受瘟疫创伤后的实景和武汉民族的坚韧、豁达。
这是你的电影第一次被外交部发言人称赞。 当时是什么样的?
竹内亮:让我吃惊的是,这很意外。
《好久不见,武汉》在线播放不到24小时,播放量就破2500万; 在线10天,话题阅读量过亿。
在日本电视台播出,收视率也很高。
之后的《后疫情时代》也被华春莹称赞,刊登在雅虎主页上。
但是,《后疫情时代》有很多夸耀中国的部分,有些日本人说“在打中国人的屁股”。
赵萍:我很惊讶,没想到节目的影响力这么大,有点担心。
结果被误解了。
《澎湃新闻》:电影火了之后,有成为网红的感觉吗?
竹内亮:有啊。
2020年一年,我接受了200多个媒体采访。
粉丝增加了,在街上认识我的人也增加了。
洗澡的时候经常见到粉丝,完全消失了,一直和我说话,很尴尬。
但我还在拍自己想拍的东西。 我的目的不是成为网红,所以短时间的火没有意义,还是靠作品。
《澎湃新闻》:走红后,是不是面临着一些争论和误解? 你觉得这些争论的声音怎么样?
竹内亮(我曾被(中日)双方的人说“间谍”。
还有网友说,我只拍中国的好,“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个人对消极的东西不太感兴趣。
我妻子是中国人,中国是我恋人的祖国。
我想向大家展示那个快乐的文化方面。
我不会为了“黑”而拍摄。
这些争论的声音,我不太在意。
赵萍:竹内亮拍电影,两边都在骂。
他告诉我,他不介意,但我能感觉到他的感情会受到影响。
外国网友骂他,他还不那么在意,中国网友的指责让他更伤心。
这样的声音太多,恐怕会影响他的创作欲望。
他创作的初衷是加深双方对对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但结果出现了这样的声音,他可能不想拍。
如果创作欲望没有了,现在能做我们这样的事的人就少了。
我们也必须为了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而努力。
"在中国的生活需要不断变化. "
《澎湃新闻》:作为中日跨国夫妻,在生活习惯、饮食、教育方面有差异吗?
竹内亮:其实很少。 和日本的女性相比,我不做家务。 我不做饭。 一般来说,日本的婆婆觉得媳妇必须做家务,但我不介意。 父母也理解。
吃饭没有太大区别,她不太喜欢生鱼片、生马肉,我什么都能吃。
我们跨国婚姻不太一样的地方可能是我们很少带孩子,岳母带孩子比较多。 这是中国的特点,90%以上的日本人自己带孩子。
教育理念也不同。
日本的教育方式比较轻松,以玩为主,开心就好。
中国以学习为主。
我儿子小学3、4年级的时候,作业很多。
我经常说不要做作业,去玩吧。
我妻子生气了,说我必须做作业,不能去玩。
最后我妥协了。
赵萍:我不是鸡娃妈妈,但我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做完。
竹内亮说,如果孩子不想学习,就不要学习。
我妈妈以前做过小学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比我还高。
因为三个人的理念完全不同,孩子也很混乱。
儿子上中学后完全跟不上。 (今年)五月我们送他回日本上学。 我想看看他能不能适应。
竹内亮一家四口。
《澎湃新闻》:这几年在南京生活,竹内亮日本人的身份对你们有影响吗?
竹内亮:我2013年回南京生活的时候,日本朋友们担心我会被欺负。
其实是孩子在中国学会了被同学欺负。
实际上没有发生这样的事。
大多数中国人都很友好。
赵萍:我们在南京有意不说日语,正常生活。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中文不太好,有个女学生经常主动帮助他。
女孩住在我家附近,后来才知道爷爷以前曾被日本人打伤,但他们会客观地看。
我们两家关系很好。
儿子小学的时候,同学开玩笑地叫我日本酱。 他说:“不能这么说。
”,但后来没有人叫。
我认为南京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
前几天,我们遇到了很多“老南京”。 70岁左右,竹内亮一听说是日本人,就在意他的心情,害怕说出来会刺激他,说“我们想传达的是,那个时候对我们这边做了那些事的日本人是坏人”,非常亲切。
《澎湃新闻》:你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吗?
竹内亮:我去过很多次。
我第一次来南京的时候去的。 去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是这样的。 以前从没在学校学过。
我的日本朋友们来南京,我也带他们去。
他们也是同样的感觉。
不仅是南京大屠杀,整个侵略中国的历史他们都不知道,只学过一点。
现在中日很多矛盾的来源是历史的原因,我认为日本人应该了解这个历史。
《澎湃新闻》:从你2001年第一次来中国到现在,你觉得中国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竹内亮:我2013年来中国的时候,发现中国和2001年的时候没什么区别,但是从2013年到现在,就像别的国家一样不一样。
中国这十年的变化太大了。
中国经济、互联网发展、电影业,许多方面已经超过日本; 空气虽然污浊,但现在没有什么大问题; 道路清洁了,垃圾被分类了; 以前中国人吃饭,点了很多菜,现在开始了CD的行动; 以前开车的时候很乱,现在有很多道路监控摄像头,秩序越来越多。
西部的贫穷还在,但变化也很大。 有了道路,人们的思想也开放了,教育环境也比以前好了,但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感觉在中国的生活和日本也不一样。 需要不断变化。 否则,就跟不上时代了。
日本的媒体还停留在一二十年前,非常保守,不喜欢新事物。
日本的传媒业不发达,拍纪录片,还是要和电视台合作。 现在,在日本拍纪录片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有好几个在日本拍纪录片的导演朋友,曾尝试在YouTube上播放自己拍的纪录片,但几乎没有人看。
所以,我来到中国感觉是对的。
为中日交流做出一点努力
《澎湃新闻》:你们在两国都生活过,你们感觉到中日两国的民众对对方有什么误会吗?
竹内亮:中日两国在文化认同上存在误解。
例如,中国人一听到日本女性,就会觉得很温柔,但其实日本女性很坚强。 很多日本人认为中国人很有钱。
引起误解的最主要原因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获得点击量,故意报道对方的缺点。
在拍纪录片的时候,我一直在寻找这种平衡。
我们的电影在中国、日本同时播放,不能偏向某一方。
黑了中国,在日本的点击量很高,但会被中国人骂; 太夸奖中国的话,又会被日本人骂,说是不客观的。
赵萍:我觉得有很多误会,彼此都有刻板印象。
一些日本年轻人在电视上看到中国的不良报道,觉得中国人很凶恶,说话声音大而不礼貌。
中国的年轻人说起日本,一部分是受到动漫、日剧的影响,喜欢日本文化; 另一部分对日本一无所知,甚至有憎恨。
其实彼此都缺乏真正的理解。
到目前为止,可能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想要互相了解的欲望很少。
除此之外,由于瘟疫,彼此的了解越来越少。
所以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澎湃新闻》:有网友评价说,你们是中日友好的桥梁。 你们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怎么样?
赵萍:我们在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我们创办节目的初衷,是因为我们是中日夫妇,对彼此的了解最深,看到了双方人民最真实的样子。
如果能通过我们所做的事情,促进中日的理解,一定是最好的。 这也是我们坚持的意义。
在中日交流之外,我们还想拓展到全世界,与中国进行其他国家的交流,采访居住在中国的其他外国人,让中国人了解其他国家的人,让其他国家的人更多地了解中国。
竹内亮一直说,他不喜欢“中日友好”这个词。 因为很友好,所以好像强迫大家做朋友。 我们想让彼此了解,觉得喜欢就喜欢。 互相不了解,停留在不好的刻板印象上,可能会导致误解和不好的结果。
我希望提到日本和中国时不会反应过激,而是用平静的心情看对方国家。
《澎湃新闻》:接下来对自己的事业有什么计划? 有想拍的主题吗?
竹内亮:我想拍很多纪录片,在电影院上映。
《再会长江》横向看中国。 在那之后,我打算拍摄日本,环视一下。 从北海道到东京、京都、大阪、福冈、冲绳……现在还没有筹到钱。 先拍下来,播出后募集资金。
我一直想拍南京的历史和南京大屠杀事件。 我想拍参加大屠杀的日本人。 如果拍下来就有意义了。
[大屠杀的]幸存者是别人拍摄过的。 我的身份很尴尬。 一个日本人拍他们的话,他们也会很痛苦吧。
所以,只有拍下其他的照片,注入日本人的角度,才有意义。
我还想拍一些在中国电影作品中扮演“鬼子”的日本演员,比如矢野浩二。 我很好奇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赵萍:我们现在的粉丝大部分是中国人,日本的粉丝这个部分还有很大的空间。
希望今后能制作更多面向日本粉丝的节目。
我们也在制作介绍其他国家的纪录片和没有竹内亮的纪录片。
2021年万圣节,竹内亮cos白雪公主。
《澎湃新闻》:你以前拍过《我住》,对你自己来说,住在中国的理由是什么?
竹内亮:以前,我想在向中国人介绍日本文化的同时,把中国文化介绍给日本人和海外。
现在没有特别的理由。 我是另一半中国人。
我的朋友、同事、家人、工作和生活都在中国。
我喜欢中国,所以在中国。
我不拍电影了,我想呆在这里。
《澎湃新闻》:中日两国人民或对中日关系有什么期待?
竹内亮:现在中日两国之间的偏见、误解太多了。 希望中国的朋友们和日本的朋友们,不要那么误会,去彼此的国家玩。 中国很开心,日本也很开心。
赵萍:希望中日关系越来越好。
因为如果中日关系不好,我们的孩子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很难生活。
我们的事业也一样。
我们也在为中日交流做出一点努力。
相关文章
留学生第一次入境日本流程,留学日本2022年入境审查手续
自从日本大使馆3月1日开始恢复受理签证申请以来,已经有一批又一批的同学顺利拿到签证,买好机票并顺利入境日本。今天就帮大家整理一下前方小...
阅读: 7704
日本留学中介排名前十,江门日本留学中介
如果你想去日本留学,很多人开始选择通过日本留学中介来达成目的。现在的留学中介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出国寻找合适的海外留学机构来协助申请的重要...
阅读: 12021
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
日本薪资由于采用从二十多岁开始算的年功序列制,所以不论多优秀的年轻人, 都还在“培养中”阶段。日本最具权威性的调查机构——帝国数据库,...
阅读: 11208
为何要去日本留学,为什么很多人都去日本留学
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统计,截止至2019年中国在日留学生约为为12.4万人,占日本留学群体的近40%,比去年增加一万多人。近年...
阅读: 8266
日本旅游攻略ppt,这里的妹子都想攻略我
一般来说,同学们如果想要考日本的大学的话,很多都是先在语言学校学习,然后通过留考进入大学学习。今天立思辰留学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在日本...
阅读: 16367
,日语生:这6所日本大学,不需考试就能入学,4年全日制本科
2022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有部分同学的分数不太理想,但又不想再复读一年,也不甘心去读个大专,这时候可以考虑去日本留学。高考日语生已经学...
阅读: 13035
,无需高考成绩,前往日本留学,高中升本科,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
近年来,中国高考成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院校所认可,许多学校开始接受中国学生使用高考成绩进行留学申请,或将高考成绩作为录取中国留学生...
阅读: 11689
更多排行榜
热门文章
1.聊聊日本留学打工的注意事项,日本留学打工条件
-
1
- 聊聊日本留学打工的注意事项,日本留学打工条件
- 2024-01-21
-
1
2.南京日本留学中介排名,日本读研留学中介哪家最好
-
2
- 南京日本留学中介排名,日本读研留学中介哪家最好
- 2023-12-05
-
2
3.日本留学签证需要准备的材料,日本留学签证办理时间
-
3
- 日本留学签证需要准备的材料,日本留学签证办理时间
- 2024-01-07
-
3
4.一文读懂安全生产法,日本留学费用一览表人民币多少
-
4
- 一文读懂安全生产法,日本留学费用一览表人民币多少
- 2023-12-15
-
4
5.目前有没有低成本留学日本的方式,高中生去日本留学的最佳方案
-
5
- 目前有没有低成本留学日本的方式,高中生去日本留学的最佳方案
- 2024-01-06
-
5
6.日本留学研究生条件和费用一览表,日本留学需要哪些条件
-
6
- 日本留学研究生条件和费用一览表,日本留学需要哪些条件
- 2023-11-05
-
6
7.日本研究生申请条件和流程,本科毕业如何去申请日本研究生
-
7
- 日本研究生申请条件和流程,本科毕业如何去申请日本研究生
- 2023-11-26
-
7
8.,杭州日本留学机构中青留学为您分析,留学日本的意义和价值
-
8
- ,杭州日本留学机构中青留学为您分析,留学日本的意义和价值
- 2024-02-08
-
8
9.申请日本留学麻烦吗,在日本留学的日子里他们的现状
-
9
- 申请日本留学麻烦吗,在日本留学的日子里他们的现状
- 2023-11-10
-
9
10.日本留学生中介,日本留学中介-就推前程日本_
-
10
- 日本留学生中介,日本留学中介-就推前程日本_
- 2024-02-29
-
10
一周热榜
2022年去日本留学安排在什么时间,23岁高中毕业可以去日本留学吗
2023-11-03
申请去日本留学流程,想重新申请去日本留学还有机会吗
2023-11-04
商标注册要满足什么条件,互碰自赔要满足什么条件
2023-11-04
日本高中留学流程,如何到日本留学高中
2023-11-04
去日本留学需要哪些条件,去日本留学申请条件
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