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后的这两年,海外留学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3-12-28 09:43:26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智库News 阅读量:10127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全球留学市场,那么2020年将是“低迷”,2021年将是“复苏”。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的恐慌和混乱之后,随着各大目的地国家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接种疫苗,本学期各大高校陆续开设校区,留学生入学考试基本恢复线下考点。被疫情打乱的世界再次运转起来。

疫情爆发后的这两年,海外留学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中,研究生仍然是主要群体,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10月17日,留学机构启德教育发布了《2021中国研究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以启德近四年的客服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机构发布的官方数据,对留学生在中国的总体情况、学习规划、就业前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留学目的地的选择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根据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数据,2020年,全球有超过560万国际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十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新西兰和荷兰。

目前,中国留美学生人数仍居各国之首。然而,由于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签证政策摇摆不定,美国反华情绪上升等因素,中国赴美留学人数从2019/2020年的47万下降到2020/2021年的37万,2021新学年申请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减少了18%。作为目的地国家,美国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正在逐年下降。

同时,英国已经连续三年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办公室(HESA)的数据,2018/2019学年,在英国留学的mainland China学生总数创历史新高,超过12.03万人。根据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申请英国大学本科课程的mainland China学生人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23%。

英国最受欢迎的专业是金融和会计。据启德留学介绍,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会计职业并成立会计专业组的国家。金融和会计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可以称得上是英国大学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申请。这类专业涉及税务、保险、投资、工商管理等。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一般不可能转专业。

与前一年相比,赴日本、德国等地留学的留学生和准留学生人数也有大幅增长。就留学生而言,日本和德国相对稳定、有序、安全,加上在高等教育质量上的优势,留学热度明显高于往年。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数据,2019年,来自mainland China的赴日留学生人数超过12万人,占在日留学生总数的近40%,成为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德国提倡“全民教育”,公立大学免费。近年来,它在中国的留学生中越来越受欢迎。根据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德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心(DZHW)联合发布的《2020年科学大都市》报告,中国赴德留学人数从2012年的23883人增加到2019年的39871人,年均增长8.4%。

疫情和安全是留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打乱了整个世界的节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中国留学生在这一年里深刻体会到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QS在QS2020中对3万名留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留学计划受到了影响,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占受影响总人数的66%。在受影响的中国留学生中,近一半人决定推迟留学计划,一些人决定改变留学目的地。不过,虽然国内学生比例最高,但决定放弃留学的学生比例最低,只有4%。换句话说,面对逆境,绝大多数中国学生仍然会坚持他们的留学梦想。

白皮书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安全系数”成为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的最重要因素。58.6%的准留学生表示,完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可以“放心留学”。此外,学校是否恢复线下教学,目的地国家确诊人数是否减少,出入境限制是否解除,也是在华留学生最关心的因素。

目前,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教育专家提醒在华留学生不要对疫情掉以轻心,按照防疫规定做好防护措施,不要参加或组织聚集活动。另外,要熟记自己所在地的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了解目的地国家的医疗制度,及时购买医疗保险。

除了健康,安全也是中国学生关心的因素之一。近期,针对在华留学生的暴力事件仍时有发生。比如9月底以来,谢菲尔德大学发生了多起针对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女留学生的暴力事件。剑桥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被10人殴打。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紧急发声,提醒中国留学生提高自我防范和应对能力,尤其警惕“仇恨犯罪”。

“‘仇恨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因受害人的残疾、种族、宗教、性取向或跨性别身份而产生的敌意和行为。犯罪形式包括虐待、恐吓、威胁、骚扰、殴打、欺凌和财产损失。”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表示,如遇类似情况,请立即避难,逃往人员密集或安全的地方,并寻求帮助。英国警方非常重视“仇恨犯罪”。此类报告通常由警方记录,并优先予以调查。受害者应第一时间报警,并向所在学校报告,寻求帮助。

出国留学,不仅要看学习方向,还要重视基础研究。

中国对留学的政策一直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在这一留学政策的指引下,从改革开放到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已达656.06万人。

10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从2009年的22.93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0.35万人,留学生回国人数也有所增加,从2009年的10.83万人增加到58.03万人。当年归国留学生占海外留学生的比例从2009年的47.2%上升到2019年的82.5%。据智联招聘《2020年华侨华人在华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简历的华侨华人比2019年增长33.9%,海外留学生表现出更强烈的回国发展意向。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这反映了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和人才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留学生也担心回国后的就业前景。“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不容易”和“实际薪资与期望差距大”是留学生最担心的两个问题,近一半的人担心“未来职业规划发展方向不明确”。由于大部分海归都计划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发展,定居也是他们的顾虑之一。

白皮书指出,留学生要将专业应用与未来社会发展相结合。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自“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以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战略主题。2020年1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人工智能、5G和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在全球“碳中和”的趋势下,新能源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虽然中国学生对留学专业的选择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这种反应已经出现。2019-2021年留学数据显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电子电气工程等高端制造相关专业一直是硕士留学阶段的热门专业,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电子电气工程的申请趋势近年来不断升温。

中国提出力争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推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兴的“赛道”,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相关的留学专业的热度也在增加。近三年来,“机械与能源工程”一直是中国学生在硕士留学阶段的热门专业,并获得德国留学十大专业第一名(21.56%)。此外,“环境工程”的申请比例也在增加。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可以用钱解决的。在下一个发展阶段,中国会面临更多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用知识和技术来解决。无论是中国重点发展的行业,还是学生和家长觉得不那么‘朝阳’的行业,都是同等重要的,包括社会和人文的基础研究。”启德高级副总裁郭蓓说,“我们鼓励学生在各个专业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努力学习,回国后发挥作用。”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胡文立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