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瑞士留学>
  • 杨锡兰:女排兵败汉城后,她与初恋丈夫去瑞士打拼有幸福也有艰辛

杨锡兰:女排兵败汉城后,她与初恋丈夫去瑞士打拼有幸福也有艰辛

2023-11-08 13:53:50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智库News 阅读量:10032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杨锡兰:女排兵败汉城后,她与初恋丈夫去瑞士打拼有幸福也有艰辛

青年杨锡兰

杨锡兰是女排“四连冠”的主力二传,曾当选为世界最佳二传手。她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还当选为“建国40年来杰出运动员”。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女排仅获得铜牌,作为女排队长,杨锡兰饱受球迷的指责与攻击。

退役后,杨锡兰与丈夫远赴瑞士打拼,他们在那里生儿育女,海外生活有幸福也有艰辛……

01

杨锡兰1961年出生于天津,父亲是天津市旅游局的司机,母亲在市钢板弹簧厂上班。杨锡兰降生时,体重达8.5斤。

小时候的她身体壮实,活泼好动,11岁进入河西区的红光里小学排球队练排球。杨锡兰球商高,有灵气,在场上司职二传。

1976年,15岁的杨锡兰被特招入伍,成为八一女排的二传手。经过几年磨砺,杨锡兰成了球队的主力二传,在全国崭露头角。

郎平(左)与孙晋芳荣获女子排球最佳运动员奖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点燃了国人的自豪与激情。当时孙晋芳是球队的主力二传,但她已经26岁,年龄有些偏大,身上老伤经常复发。

1982年,国家女排主帅袁伟民将杨锡兰招入队中。

杨锡兰身高1.79米,比身高1.75米的孙晋芳有身高优势;加上杨锡兰年轻,身体好,袁伟民教练开始重点打造杨锡兰,让她接替孙晋芳的主力位置。

杨锡兰头脑冷静,大局观好,善于传各种战术球,而且她还能够跳传。那时掌握跳传技术的女运动员很少,这样在比赛中,杨锡兰加快了进攻节奏。

而且杨锡兰拦网好、防守好,还能够根据场上形势偷袭二次球得分。

球场上的杨锡兰

1982年,世锦赛在秘鲁举行,杨锡兰随队出征。在小组赛中,中国队以0比3输给美国队。

比赛结束后,袁伟民两次组织队员们开会,又逐个找主力队员谈心,给大家卸包袱。

在接下来的7场比赛中,中国队全部以3比0战胜对手,杀入决赛。

决赛的对手是东道主秘鲁队。秘鲁女子排球队在上世纪80年代也是世界一流强队,技战术风格与中国女排相似。

当时秘鲁女排正处在上升期,加上拥有主场优势,很想拿这个冠军。但杨锡兰与队员们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以3比0完胜对手,夺取世锦赛金牌。

1984年8月8日,中国选手郎平、杨晓君和杨锡兰庆祝女排赢得金牌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杨锡兰与姐妹们敢打敢拼,在决赛中以3比0击败了拥有海曼、克罗克特等球星的美国队,中国女排夺取了成色十足的“三连冠”。

当时中国女排的事迹被写进教科书,女排姑娘被印上了年画、明信片,杨锡兰与郎平一道成为中国女排最有代表性的明星球员。

1985年,杨锡兰升任中国女排的副队长,在这年的女排世界杯上,杨锡兰不仅帮助中国女排夺取冠军,还获得了世界最佳二传奖。

02

1986年,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这时郎平已经退役了,杨锡兰接替郎平担任队长。

袁伟民与郎平

出征这届世锦赛,袁伟民是团长,杨希担任领队,张蓉芳是主教练,郎平是助理教练。

中国女排的主力队员除了杨锡兰,还有侯玉珠、梁艳、姜英、郑美珠等,年龄有些偏大,队员们已过了技术巅峰。

而且队中缺乏一锤定音的主攻手,外界对中国女排夺冠信心不足。

好在古巴的重炮手路易斯因为生孩子没有参赛,这给中国队提供了有利机会。

最终在决赛中,中国姑娘们气势如虹,以3比1战胜古巴女排,第5次夺取世界大赛冠军。

中国女排是世界上第一支“五连冠”的队伍,惊艳战绩被载入史册。

早年杨锡兰

世锦赛结束后,杨锡兰与队员们又夺取第10届汉城亚运会女排赛冠军。

然而1988年汉城奥运会,成了杨锡兰一生中无法忘却的噩梦。这时中国女排的霸主地位面临着古巴、苏联等强队的冲击,已无明显优势。

当时队中虽然有杨锡兰、侯玉珠、姜英、杨晓君、梁艳、郑美珠等“五连冠”的主力队员。

但毕竟年龄偏大,精力体力不支,技战术套路也被对手摸透了,新补充到队里的李月明、李国君等新人,挑不起大梁。

实力最强的古巴队因为抵制奥运会没有参赛,但秘鲁、苏联女排成了中国队夺冠路上的障碍。

年画上的杨锡兰(右)与周晓兰由于小组

谁也没想到比赛会呈一边倒,首局比赛中国女排竟以0比15告败(当时是15分制)。最终中国女排以0比3失利,没有获得决赛权。

在争夺铜牌的比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日本队,夺得这届奥运会的第三名。

女排兵败汉城引发国内舆论哗然,很多人不解:中国女排实力是有所下滑,但与苏联女排交手,也不至于输得这么惨。

分析种种原因,有的说是主教练李耀先镇不住队员,整支队伍像一盘散沙。但更多的球迷指责杨锡兰,说她身为球队队长、主力二传,没能带领球队走得更远,要负很大的责任。

杨锡兰

中国女排的领队张蓉芳心里也很痛,媒体记者采访她时,她说了四个字“欲哭无泪”。

女排惨败,成了很多老球迷内心的痛。奥运会结束后,对杨锡兰的非议和指责并没有结束,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时杨锡兰已经27岁了,带着遗憾和心痛选择了退役。

03

退役后,日本、巴西、秘鲁等许多国家向杨锡兰发出邀请,以高薪请她过去打球,但杨锡兰一一婉拒。她有自己的打算,决定去美国留学,学成后回国当教练。

早在1985年,杨锡兰就恋爱了,男友名叫张建国。他比杨锡兰大两岁,陕西人,曾是陕西男篮的主力后卫。

张建国

张建国退役后,进入西安体育学院深造,毕业后被分到国家体委工作。

当时国家体委的工会很关心篮球、排球运动员的个人问题,热心给他们当红娘。因为这些运动员个头太高,很难找到合适的恋爱对象,因此工会牵线的成功率并不高。

1985年春天,工会一位老大姐安排杨锡兰与张建国见面。谁知两人一见面就对上了眼缘。

张建国比杨锡兰高出几厘米,帅气稳重,而且多才多艺,杨锡兰对他很满意。

但张建国有顾虑,觉得杨锡兰名气太大,自己配不上。杨锡兰问:你是不是觉得我很难相处?张建国摇了摇头:大家都说你性格开朗活泼,待人热情。

青年杨锡兰(左)

杨锡兰回答:那不得了!我在球场上有点名气,在生活中就是个普通女孩。

杨锡兰的率真、对爱情的执着,打消了张建国的顾虑。此后张建国经常与杨锡兰约会。

张建国上班的地方离女排训练馆很近,吃完晚饭后他就骑自行车赶过来,与杨锡兰在天坛公园附近走走。

张建国话不多,杨锡兰很活泼,叽叽喳喳像只小鸟。杨锡兰说什么他都爱听。

有时在训练比赛中,杨锡兰心里有小疙瘩,张建国会帮她化解,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

杨锡兰退役后,准备与张建国一起去美国留学。然而她的签证办下来了,张建国却拿不到签证。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杨锡兰:张建国要等两三年之后,才能拿到签证。

杨锡兰在瑞士

这样一来,杨锡兰就要与张建国分开两三年,到时自己30岁了,与张建国的感情不知会不会出现变故。爱情重于一切,杨锡兰放弃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与张建国一起去了瑞士。

瑞士日内瓦的市长,特意为杨锡兰和张建国签发了居住证。

1989年,杨锡兰与张建国来到了瑞士,自此淡出球迷的视线。张建国在日内瓦一所私立学校当体育老师,杨锡兰进入当地的一所排球俱乐部执教。

04

这家俱乐部只有10名女球员,平时她们有工作,业余时间来俱乐部兼职打球。队员们训练积极性不高,杨锡兰经常哄着她们练球。有时队员生病,杨锡兰还要顶替队员训练。

虽然队员都不是专业的,但俱乐部的老板对成绩有要求,杨锡兰还是有一定的压力。

训练中,杨锡兰将球员当朋友,培养她们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后来队员们了解到杨锡兰的辉煌经历,对她非常崇拜,训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提高了。

杨锡兰与儿子

杨锡兰带领这支业余队伍,在瑞士排球联赛中夺得亚军,她还带领队员们参加欧洲杯,成绩也不错。

杨锡兰在俱乐部执教期间,还自学语言,她学会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语。

经过几年打拼,杨锡兰与丈夫积攒了一笔钱,他们在日内瓦买了别墅,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1993年,杨锡兰在日内瓦诞下一个女儿。1995年,他们的儿子又降生了。

成为一双儿女的妈妈后,杨锡兰没法出去工作,成为一名全职主妇。张建国一个人挣钱养家,生活中有很多艰辛。

杨锡兰

杨锡兰心态很好,昔日队友有的从政,有的经商,事业风生水起,但杨锡兰从不与对方比较,安心过自己的生活。

做家庭主妇的日子里,杨锡兰在家里给一双儿女做饭,在院子里种果树、蔬菜。

他们的邻居来自世界各地,性格开朗的杨锡兰与邻居相处得非常融洽。

邻居家遇到什么困难,杨锡兰总是热情帮忙。

每年的圣诞节,杨锡兰和丈夫会做很多美食,然后将邻居请到家里搞派对。

杨锡兰(右)与丈夫(左)与我国驻瑞士大使馆工作人员

杨锡兰是当地华人中的名人,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新年开团拜会,也会邀请杨锡兰和丈夫去参加。

杨锡兰在家里教一双儿女说中文,两个孩子中文说得很流利。每隔两年,杨锡兰和丈夫会带一双儿女回天津、陕西探亲。

05

中国女排去瑞士参加精英赛,杨锡兰会赶去与教练和队员们团聚。这时在德国定居的前队友杨晓君,也会赶过来。大家在一起吃饭、聊天,气氛非常愉悦。

杨锡兰的一双儿女都在张建国任教的学校上的中学,2011年女儿18岁,升入大学,儿子也上高中了。

因为两个孩子的开支比较大,杨锡兰为帮丈夫减轻负担,准备出去工作。但到了她这个年纪,在日内瓦找工作并不容易,杨锡兰求职碰过壁。

杨锡兰工作照

后来她从朋友那里得知,联合国安全系统招聘安保人员,杨锡兰前去应聘。虽然她年龄偏大,但杨锡兰是运动员出身,做事有韧劲,而且会讲多国语言,结果被顺利录取。

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来日内瓦开会,杨锡兰与同事们为他们保驾护航。

随着我国在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瑞士掀起了学中文热,很多邻居跟着杨锡兰夫妇学中文,这让她和丈夫颇感自豪。

2015年,杨锡兰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去英国留学。这时他们的儿子也正在上大学,杨锡兰和丈夫的收入,负担两个孩子读书绰绰有余。

从杨锡兰微博里晒出的照片来看,她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蔬菜,和丈夫经常在院子里摘黄瓜、西红柿,脸上是满满的幸福和笑意。

杨锡兰夫妇与一双儿女

2018年,杨锡兰的女儿研究生毕业后回到日内瓦工作,他们的儿子也大学毕业了,在日内瓦上班。

随着杨锡兰和丈夫的年龄一天天增大,国内的亲友都希望他们回国生活。但杨锡兰夫妇要尊重一双儿女的决定,她说儿女在那里,她和丈夫的家就在哪里。

2022年,杨锡兰已经61岁了,与丈夫开始考虑在哪里养老的问题。他们与一双儿女商量,问孩子们是留在日内瓦还是回国工作。

两个孩子回答说,暂时在日内瓦,以后条件成熟了再回国。杨锡兰和丈夫尊重孩子们的决定,但她骨子里还是希望两个孩子能够回国发展,到时她与丈夫好回国养老。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