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留学生侮辱北大父亲就因为一万生活费不够?

2023-11-30 07:03:37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焚决 阅读量:18076

你听到的最受伤的话是什么? 最近的回答是,会不会因为这——“死*的,50欧元(约370元)”和我早上吵架,恶心?

23岁留学生侮辱北大父亲就因为一万生活费不够?

“这是女儿对父亲说的话。

1万美元支出引起的“血案”这是父女的对话,23岁的女儿在西班牙留学,和父亲因为生活费的问题吵架了。

女儿每月的支出频繁超过约定预算的1万元,父亲说:“爸爸就这么点工资,没钱了怎么给你? ”感受到了压力。 “工资到账的那天,我给了你11000元。 爸爸的工资已经所剩无几了。 请尽量节约。

聊天记录显示,父亲的晚餐是普通的粥小菜,有点悲伤。

女儿还在抱怨自己的饮食营养不均衡。

一个月一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费,真的在西班牙连饭都吃不上吗? 不是这样的。

其他在西班牙留学的网友表示,即使是物价更高的大城市,一个月一万美元的生活费也很充裕。

当然,很多年轻人和父母在生活费和消费方式上吵过架。

到了这个地步,也只不过是疲惫的父亲和任性的女儿在吵架。

真正皱眉的是,女儿转手把记录分享给了小组。

聊天中,她对父亲的评价是“恶心的**游戏”。

生活费的多少可能并不重要,但真正让我冷的是女儿表现出的态度。

23岁的成年人,一边理所当然地向父亲伸手要钱,一边在道德上也要向父亲问责。 我觉得一切都是父亲的错,满脑子都是“是他欠我的债”,有时也会居高临下地侮辱辱骂。

50岁的父亲吃糠菜,每月生活费一万元,怎么养得起这样的孩子,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这已经超出了“什么都不知道”的范畴,和“冷血”——生这样的孩子很接近。 真的比生叉烧好。

在事件的b面,刚强的父亲马上就找到了聊天记录。

关于女孩的更多信息正在浮出水面。

原来,女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投诉过父亲的不满。

她说,五年来,学业之路因父亲的错误选择而被锁定。

父亲以降薪为由,不给大学时的生活费,暴力杀害宠物兔子,在公共场合对她大打出手,不想负担留学费用。

在指控的最后,她暴露了父亲的所有信息和手机号码。

她把父亲描述为“失去人性,迫害亲生女儿的恶魔”。

”在她眼里,父亲是个“狂野的畜侄女”,为了钱毁了她的青春。

“因为小气,所以拒绝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好”,很多网友表示赞同。

在这几年的学业重复中,女孩的精神状况已经大大削弱,有人认为她的暴力和父亲的教育方式无法逃脱关系,可以理解。

此外,也有人想起在父母面前“贩卖悲惨的育儿”的无力感。

父母们一边抱怨着“我这么悲惨,对你这么好”,一边拼命控制着孩子的生活。

而且,孩子如果不听从指示,就只能是白眼狼,什么都不知道,继续被父母的“牺牲”绑架。

据了解,聊天记录公开后不久,父亲出现,疑似回答了“如何看西班牙留学生啃老族”的问题。

他承认自己确实有刚愎自用的毛病,暴躁的脾气也曾经伤害过孩子。

他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粗暴,与曾经在农村长大,生活贫困,危机感强有关。 他害怕女儿将来不能自立,无法忍受痛苦,故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顺便说一下,这位父亲受过良好教育,毕业于北大,现在在媒体做主编。

父亲的高学历也成了女孩子口中的原罪。

在谴责父亲的帖子下,女孩给父亲的照片配上了“我从北大毕业,不想让女儿读书”的文字。

无论如何,他确实伤害了孩子,但现在伤害归还给他,双方被迫处于畸形关系。

“今天咆哮的她,是潜意识中对父权疯狂的我。

“这就是被父母包围着打猎的孩子的缩影。 你们看不出来吗? ”“她的一生被父亲毁了。 现在,你们向她问罪不是很残忍吗? ”同情女孩的人这样说。

因为父亲有错,所以都是父亲的错吗? 女孩放出过两条和父亲沟通的视频。

一个是父亲叫醒她,父亲站在房间门口,建议女儿早睡早起。

也许是打扰了女儿的清梦,话还没说完,马上就被她严厉的声音打断了。

“那你为什么不催我晚上早点睡觉呢! ”“这就是你多次闯进我房间的原因吗? “敲门了吗? 我说了我没敲门! ”视频中,父亲耐心地讲道理,得到的反应只有咆哮、怒吼、歇斯底里。

和网友一样,她的父亲也感觉到她的精神状况异常,试图带她去心理科,女孩咆哮着想把他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发到网上。

听了她的话,父亲痛苦地把头埋在手臂里,女孩大声讽刺羞辱。 “你没病! 别装了! ’骂父亲,是女孩子生活的常态。

乍一看,女孩和母亲的关系似乎也不好。 她把母亲没有镶嵌的照片放在社交平台上,用所有难听的话侮辱她,因为“是她骂了我”。

对父母态度不好,可能是因为曾经被父母伤害过,嫌弃很深。

但是,对于父母以外的人,她也不温柔。

2020年3月,青岛有留学生在隔离期间跳窗逃跑,上了新闻。

根据网友曝光的聊天记录,这个留学生就是她。

成人的世界不仅仅是家庭教育。

为什么受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独立自主的成年人会做这种荒诞可笑的事呢? 最应该反省的,不是她自己吗? 一个人犯的所有错误,不必归结于父母那一代。

要知道,她不是13岁而是23岁。

为父母而生,他们感到抱歉,原生家庭的原罪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了。

曾经被憎恨父母的党奉为圭臬的“亲都祸害”集团,进入网民视野已经快10年了。

众所周知,这个地方聚集着“樊胜美”和“房似锦”式的痛苦。 混合着血泪的家庭暴力,轻则冷漠、屈辱、语言攻击,重则是久治不愈的肉体伤害。

但是,虽然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原因是痛苦和反抗,但很少有人知道底色永远是治愈和报团暖气。

集团顶部的帖子是调整心情,摆脱母语家庭阴影的故事。 小组有心理咨询师,帮助调节小组情绪; 当有人离家要求避难时,全组人员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但进入公众视野后,组团瞬间翻倍,大量被父母惯坏的孩子涌入。

最初在这个小组的人也说:“一切都变了。

”很多孩子抱怨父母不给零花钱,不给好看,甚至普通的亲子冲突,父母就成了“祸害”的证据,也有人骂“公祸害”、“母祸害”。

从此,原本互相温暖救济的互助小组,成了网络的发泄场。

如今,由于过度发泄,“一切祸害”团伙早已雪藏,而世界已经是“一切祸害”论调的战场。

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父母的话题。 感情尖锐,诉苦,不满,看了都是很荒谬的话题。 月薪3000的母亲买不起8000的手机,被孩子骂废物,网友说“穷人不应该生孩子”。

为了省钱自己换新电脑,点73元的乌冬面太可惜了,妈妈得吃60元的青菜。 “傲慢得让人无法原谅。 我如果是男人的话就不会和这样的妻子结婚”。

在年轻人无论事实对错都积极发言的网络上,可能有人已经发现“父母”的身份早就成了原罪。

无论自己是被惯坏了,还是自己提起诉讼的理由确凿了,只要是站在母语家庭的对立面,就永远站在“多数人一边”。

他们大多数最终会得出一个结论。 “小时候,因为母语的家庭不温柔,所以我现在成了坏人。

然后,可以在网上得到同情,在现实中理所当然地躺着。

其实,母语家庭固然重要,但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

母语家庭造成了损害。 既然未成年时被动接近,大人应该做的就是努力走出去。

总是把自己所有的失败都归咎于别人,这是明明无能却不愿承担责任的表现。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事情。

女孩一方面非常憎恨父亲,一方面制造着事实上的巨大婴儿。 ——元,满足自己所有愿望的自由,不愿意去咖啡馆拿盘子就能自立;想成为一个巨大的婴儿,当然需要“原生家庭”的理由。

母语的家庭很重要,但最终如何生活,需要自己选择。

人只能活一次。 母语的家庭是起点,但不应该是终点。

与其和父母认真,不如真的和自己认真。

来源:凤凰WEEKL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