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疫情下留学生面临的困境

2024-03-14 11:02:55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阿狸 阅读量:7349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华留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重点也与以往不同。

本文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来华留学生60余名的调查研究,了解疫情下的心理需求及其原因,以期对疫情下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促进本领域工作更加完善的发展。

后疫情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疫情下留学生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疫情防控; 心理健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共识。

据统计,2018年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2200名留学生在中国留学。 [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公共安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给我国留学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新挑战。

面对国内外疫情防控的不同情况,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比国内学生差。

[2]至于疫情是否会影响或加重心理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完全控制。 加强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来院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有利于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安全有效地持续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国际化发展。

一.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武汉科技大学60余名不同专业、不同国籍的来华留学生进行了多次访谈,了解心理健康状况,深入挖掘其心理应激源。

总结发现,其压力源大多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方面

这次调查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加纳、坦桑尼亚、赞比亚、印度、俄罗斯等国家。

其祖国的气候状况与饮食习惯和武汉大不相同,外部环境的刺激容易使学生个体产生不良情绪。 [3]因此,部分适应能力较低的学生容易出现焦虑、压力过大等问题。

留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很容易把这些不情愿归因于文化冲突、宗教信仰差异。

历史数据显示,约70%的来华留学生是本科学历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缺乏心理控制能力。 [4]他们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障碍和困难,如果不及时提供干预和帮助,可能会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

2 .学业方面

此前的研究表明,近40%的来华留学生认为语言文化差异是阻碍学习的最大因素。

[5]在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中,大多数学校尽量营造英语课堂环境。

但限于教师语言能力的差异,部分课程采用中文授课。

虽然大学在教学中使用了“翻转课”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推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学生由于性格和文化的差异,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合作度还不够。

留学生接受填鸭式教学,容易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在汉语课堂教学专家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困难,有必要用英语进行辅助讲解。

留学生受到专业词汇不足、汉语理解能力不强、汉字书写复杂、老师有口音问题等限制,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吸收课堂上的知识,产生学业焦虑。

学习中文被认为难度很大,很多留学生即使通过了四级汉语水平考试( HSK-4 ),在日常交流中也会因为胆小和口音等因素,无论是在食堂吃饭,还是在银行工作,都难以正常理解和表达双方传递的信息,这里

3 .未来规划方面

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大爆发,2020年初,武汉市采取了最积极的应对措施,[6]来访的来华留学生们也按照学校的安排留校。

由于疫情期间接收的信息有限,一些西方媒体又恶意抹黑中国,难以形成他们对疫情的正确认识。

同时,过度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身体稍不舒服就认为自己生病了,陷入了健康不安的恐慌。

目前,世界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7]许多留在国内的留学生暂时难以返回祖国,部分学生的家属已经死于疫情。

不能回国或回国后无依无靠的状况加深了一些来华留学生的思乡之情和在异乡的孤独感。

来自这些家庭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能否在中国继续学业、能否顺利毕业、能否在中国就业成为亟待考虑的问题,疫情加重了留学生对未来的迷茫。

二.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思考

1 .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来华留学生辅导员等留日管理人员是国际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 [8]其个人素质、业务能力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来华留学生能否对学校、对中国有信任感、归属感、依赖感。

因此,加快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健全高校来院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一环。

同时,高校留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

首先,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减少误解的发生,通过语言交流可以缓解来华留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和困难。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尤为重要,留管人员要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帮助来华留学生处理同学矛盾、学业压力、情感问题等常见问题,走出低谷期。

此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危机感,[9]能够及时判断学生抑郁、焦虑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与学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深入合作,进行早期预防、及时干预,避免留学生心理问题的恶化。

此外,还急需提高留管工作人员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来华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 其内心必然可以认同或接受我国的文化传统。 [10]在进行文化出口的同时,留管人员也要尊重留学生的本国文化,确保相互尊重理解能够实现和平共处。

[11]要平等对待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客观看待留学生及其文化,不侵犯、不冒犯来华留学生祖国的文化传统,极大地帮助来华留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的不安全感。

2 .健全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机制

建立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可以保障来华留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任何环节,无论出现什么心理健康问题都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

首先,在留学生入学时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学生中潜在的不适应、焦虑、抑郁等问题,并做出后期学校跟踪观察的针对性安排。

其次,建立留学生在校正常学习期间,以辅导员关注为主、朋辈辅导员合作、专家针对性指导等多渠道关注监控工作体系。

同时,建立全体管理人员参与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网格、心理问题预防教育、心理危机预警、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的完善体系。

留学生辅导员定期进入留学生群体,了解留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及时掌握留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力为他们排除基本的心理障碍。

同时,发挥留学生群体朋辈辅导团队的作用,提高留学生归属感和幸福感,降低心理问题发生、恶化的概率。

同时,朋代辅导员还可以配合老师完成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状况跟踪观察等常规工作,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监测网络。

来华留学生发生严重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专家干预时,辅导员应及时联系心理健康咨询老师给予专业帮助。

过去许多研究建议成立专职留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团队[12],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聘请的专职心理健康咨询老师数量已难以满足我校国内学生的需要,很难让相关师资力量特意参与中国留学生心理健康咨询

因此,我们认为提高校内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跨文化心理咨询工作能力更为重要。 通过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跨文化教育,讲解来华留学生生源国的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来华留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3 .加强来华留学生朋辈指导团队建设

成立强大的来华留学生朋辈指导团队,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营造和谐互助的进步氛围。

研究表明,大部分留学生愿意向同龄人倾诉自己的烦恼。 [13]留学生在面对与自己年龄相近、身份相同、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同学时,容易敞开心扉,袒露真心话。

因此,可以在留学生群体中选拔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学生干部作为朋辈辅导员,使其在留学生中发挥领导作用。

朋辈辅导员通过课余交流、宿舍夜聊、社交媒体交流等方式,达到深入了解留学生生活动态、学习动态、心理动态,全方位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目的。

留学生发生心理健康异常时,朋代辅导员的关怀容易被留学生接受,取得有效的结果。

三.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践

以笔者所在的武汉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在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

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作为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机构,定期召开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明确提出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3-2-1”的管理体系,即“三级管理-两驱合作-精益求精”,从管理者到实施途径再到工作方法,对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

1 .三级管理——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关怀团队

武汉科技大学建立了“朋辈辅导员-留管人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三级管理机制,形成了从寝室到教室的网格化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留学生的心理援助工作中。

在留学生群体中,根据所住宿舍的楼层和专业等,选拔36名学生作为朋辈辅导员,构建了以宿舍为关注点的一级基础心理工作网格。

朋代辅导员能帮助老师及时发现留学生群体中有困难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走出低谷。能及时向老师报告留学生群体的动态,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态。

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对留学生的日常观察和为朋辈辅导员提供的情况,对心理状态不佳的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关怀,形成二级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网,尽可能地遏制留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全校心理工作指导单位,负责派出专门的心理咨询师配合辅导员老师承担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任务,用更专业、系统的方法解决留学生心理问题。

通过三级联动,武汉科技大学建立了全程保障的高素质心理健康团队,为来华留学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疫情期间,有效地预防了留学生心理健康极端问题的发生。

2 .两驱联手——利用信息化技术“线上、线下”全覆盖管理

疫情期间,武汉科技大学利用网络信息手段,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在线心理辅导、在线课程、家校联系等服务。

通过在线语言课程和口语培训,播放降低留学生在国内生活交流压力的中国文化宣传片,为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以适应在中国的生活,为留学生建立了在线心理辅导群。 组内有语言老师、留管人员、中国学生志愿者等各类工作人员与留学生沟通,搭建起温馨的网络“心灵家园”,缓解留学生的焦虑情绪,获得在中国的归属感。

另外,国际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共同开发、运营“心迹”微博程序。 留学生可以在这个项目中匿名说出自己的烦恼,心理健康老师和学生志愿者看到后会逐一回复,让他们分担烦恼,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或者根据需要提供在线辅导。

“心迹”项目获2020年武汉科技大学“网络”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班级金奖。

3 .一心指导——开展特色校园活动营造留学生归属感

为了减轻和缓和留学生在学校的不协调感,继承统一化管理理念,武汉科技大学尽力为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共同交流创造条件。

现在,校内所有的活动都有来华留学生的身影。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留学生深入体验武汉当地的文化特色,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增强融入本土文化的感受,增强来华留学的自豪感。

学校每年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节”成为国内外学生交流的优质平台,多次得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同时,学校根据地区、国家、学科专业领域,经常举办有针对性的特色人文交流活动,帮助中外学生在加强科研合作的同时,建立更好的伙伴关系,促进留学生在华期间的学业发展。

4 .典型案例分析

学校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乌干达留学生,在2020年疫情期间没能回国,母亲在乌干达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幸去世。

得知这个消息后,学生一度陷入严重的抑郁状态,轻症了。

管理人员得知此事后,立即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援助活动。

其间,朋辈辅导员24小时陪在他身边,缓解悲伤焦虑情绪辅导员多次与他交谈,了解生活情况,联系乌干达驻华大使馆,申请本国政府奖学金,帮助他解决生活问题的心理健康中心专业老师为他提供心理咨询

通过“3-2-1”心理健康机制,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这个学生最终不仅克服了抑郁和焦虑顺利摆脱了困境,而且积极参加学院篮球赛、Vlog摄影赛等各项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重心较以往有所改变。 来华留学人员也需要随时更新管理思维,切实了解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需求,顺利完成在华学业,主动产生亲中、友华感情,成为未来国际交流中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作者肖巧玲是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聂卓航是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学生。

本文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项目[编号: 202010488003]、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亚洲合作资金项目“中-印-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教外司亚〔2021〕35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8年中国留学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EB/ol].2019(2019.04.12 ).liuxuetimejyb _ xwfb/gzdt _ gzdt/s 5987/201904 /

[2]张志华,蔡特金,吴圣宸.重大疫情下高校来华留学生自我关怀与情绪状态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20,( 04 ):11-17 .

[3]彭聪龄.普通心理学[ J ] .第5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

[4]朱文达.大学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 .长江丛刊,2020,( 02 ):128 130 .

[5]马明月. s大学来华留学生统一化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20

[6]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挥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号( EB/ol ).2020(2021.10.12 ).liuxuetimexinwen/2020-01/23/content _ 5442

[7] worldometer.covidliveupdate:239,975,028 casesand 4,890,056 deathsfromthecoronavirus-worldometer [ EB/ol ] .

[8]于书诚,沃国成,郭丽.新时期大学来华留学管理工作实务[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20 .

[9]李红梅,宋素怡,董彩云,等.“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 ( 04 ) 41-45 .

[10]陈永峰.田野,文化与认同:我国高校留学生统一教育的创新维度[J] .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21,39 ( 10 ):125-130 .

[11]张继桥.跨文化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际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能力构建[J] .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20,38 ( 04 ) ( 63-68 ) .

[12]丁秋菊,刘鹏丽.关于大学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20,7 ( 33 ):118-121 .

[13]吕云婷.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实践路径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 ( 09 ):143-147 .

资料来源: 《神州学人》(2022年第5期) )。

作者:肖巧玲聂卓航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