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留学经历:从美国到英国,从银行学到诗歌创作

2024-06-02 05:59:09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名佚 阅读量:0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大多数中国学生对徐志摩和剑桥大学的认识,都是从这篇高中语文课本的《再别康桥》开始。

在很多人眼中,徐志摩似乎天生就是一个诗人。但其实,在还没有到英国,在还没有到剑桥大学时,他的生命里还没有过诗歌。

01

徐志摩,出生在浙江海宁的富甲之家,原名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本人才华横溢,十分优秀。

剑桥大学_剑桥大学申请要求_剑桥大学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

1918年,21岁的徐志摩前往美国学习银行学,期望成为汉密尔顿那样的大政治家,但是这段留学生涯并没有让他非常满意。

他曾袒露:

“到美国的时候是一个不含糊的草包,离开自由女神的时候还是原封未动”。

就在这样的一个迷茫的时期,他毅然决然放弃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的计划,带着对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崇拜只身来到英国,打算拜其门下。

可没想到罗素刚好因为在战时主张和平而被剑桥除名,去环游世界了。徐志摩只好暂时入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在英国,经好友林长民的介绍,他认识了英国作家狄更生。狄更生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教授,在剑桥大学主讲政治和国际关系。在他的推荐下,徐志摩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学生,徐志摩与剑桥大学的缘分也就此开始。

由狄更生牵线,徐志摩开始与罗素书信交往。他们二人与徐志摩亦师亦友,狄更生成为徐志摩弃政从文的影响者,也成为了引导他领略剑桥人文和自然之美的领路人。同时在罗素反对压抑天性的影响下,徐志摩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在剑桥的两年时光剑桥大学,徐志摩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了其浪漫主义的诗风。

02

剑桥是英国剑桥郡首府,剑桥大学所在地,早在两千年前,罗马人就曾在这个距伦敦约90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屯兵驻军。虽然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剑桥只是个乡间集镇而已。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这个城镇的名字才渐为人所知,今天它是座9.2万人口的城市。

剑桥大学成立于公元1209年 ,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 of )逃离出来的教师建立的,剑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学。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是英国最优秀的两所大学,并称为“”。

剑桥大学采用古老的“学院制”,31个学院自行招生,高度自治剑桥大学,风格各异。在学术、住宿、餐饮、设施等都有不同。

(Clare ,音乐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有很酷的地下学院bar,学院氛围热情开放,位于河边,有自己的船。Clare 桥是剑河上最古老的桥,所以会吸引非常多游客。)

( ,剑桥最小的学院,每年只收85人,有机会住进600年历史的宿舍楼,有24小时图书馆,餐饮出了名的好吃。)

其中英国国王学院就是剑桥大学内最有名的学院之一。为了显示国王的雄厚财力,学院建立之初就追求宏伟壮观的建筑,而其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当属学院的礼拜堂,它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整个剑桥镇的标志和荣耀。

国王学院最引以为傲的历史是1689年,学院的师生们成功抵制国王任命来自三一学院的牛顿作国王学院院长的命令。显示了国王学院的尊严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牛津大学被称为“大学中有城市”,而剑桥大学则被称为“城市中有大学”。学校本身没有一个指定的校园,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绝大多数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建在剑河两岸,以及镇内的不同处。

搭配上恰合时宜的花园、博物馆、教堂和小桥流水,处处都是古老的建筑,透着浓浓的学院气氛,同时拥有宜人的自然环境。还有众多剧场、美术馆等设施,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

国王学院礼拜堂

徐志摩曾这样赞美学校:

“别的地方尽有更美更庄严的建筑,例如巴黎赛因河的罗浮宫一带,威尼斯的利阿尔多大桥的两岸,翡冷翠维基乌大桥的周遭;但康桥的‘Backs’自有它的特长,这不容易用一二个状词来概括,它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再没有比这一群建筑更调谐更匀称的了!”

哲学家培根、经济学家凯恩斯、历史学家特里维廉、文学家萨克雷都曾负笈剑桥,终成泰斗。该校的弥尔顿、拜伦、丁尼生等人更是诗国的桂冠和骄子。剑桥还哺育出七名首相。剑桥大学也是英国诞生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高等学府,历年来,有接近90位左右的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印度总理尼赫鲁、英国王储查尔斯也曾在这里就读。

牛津剑桥的毕业生遍及政界、商界和学术界。有人说,牛津剑桥统治着英国,看来确有几分道理。

03

剑桥大学位于伦敦以北的剑桥镇,这里确实有一条剑河(River Cam,音译“康河”),曲折蜿蜒穿城而过。两岸风景秀丽、芳草青青,河上架设着许多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的桥梁,其中以数学桥、格雷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

剑桥大学数学桥,建于1749年,位于女王学院内的剑河上

剑桥大学叹息桥,相传不努力的学生们考试不过,经常来这里流泪叹息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

徐志摩《再别康桥》,再别的是哪一座桥呢?

寻找徐志摩的“康桥”就成了人们游剑桥的一个项目。有人拿着徐志摩的诗,穿梭在剑河边“寻宝”意象,“垂着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西天的云彩”...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徐志摩是一位非常有名气的人物。打开剑桥大学的档案,还会看到院长当年给他的评语:“持智守礼,放眼世界”。在徐志摩的一生中,浪漫、诗意,都是他的信仰。

徐志摩的石碑,在2008年被安放在国王学院。

剑桥大学任教30多年的艾伦·麦克法兰教授来中国旅游。在长江边上游玩时,人们问他来自哪里,他说剑桥。周围的人纷纷回应:“哦,是徐志摩写《再别康桥》的地方!”

徐志摩将千里之外的剑桥大学带进了每个人中国人的心里,为了纪念这位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剑桥大学给徐志摩立了一块碑,并且希望更多的中国学生来此深造。

这块白色大理石的诗碑上刻着《再别康桥》里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镌刻诗句的正面是平面的,但这平面的下方被切出另一个平面,表达徐志摩的两种心境。

有人说,“金柳”、“青荇”、“榆荫”、“浮藻”,这都是充满中国韵味的意象,只有江南才有的春景。剑河河岸看不到榆树,浮藻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是徐志摩错把他乡当故乡。

剑桥无疑是懂徐志摩的,懂他对剑河的依恋,所以,石碑的安放选在了徐志摩最爱的剑河畔。其实剑河上的20多座桥,哪座都不是剑桥,哪座也都是剑桥的一部分,让徐志摩恋恋不舍的,是求学时的这整个地方。

今日的剑桥大学,外部仍旧保持着古老的建筑风貌,但内在却时时刻刻走在知识和科技的前沿,为全球各地输送着人才。无论是泛舟剑河感受浪漫,还是穿梭在大学城中求知读书,几乎所有来过这里的人,都一定会爱上这里。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