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泰国留学>
  • 新冠疫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吗,新冠疫情最快何时消失

新冠疫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吗,新冠疫情最快何时消失

2024-04-02 19:27:24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智库News 阅读量:5525

与预想相反,谷歌2021年度的热词是以“瘟疫”为中心展开的。

how to heal(如何治愈)成为年度热词。

新冠疫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吗,新冠疫情最快何时消失

病毒不能通过互联网传播,但焦虑可以因此蔓延,侵蚀人类对生活的信仰和勇气。

2021年,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治愈”。

无论是照顾心理健康,尊重所爱的人,还是与家人团聚,人们都在寻找比以前更有力的方式,面对未知的未来。

现在,从最初的确诊患者到世界性的大流行,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持续了整整两周年。

千疮百孔的人类社会,变好了吗?

到今天这个时候,不仅疫情没有好转,而且和2019年开始的时候一样,已经回到了起点。

美国

随着新毒王“奥密克戎”的出现,仅22天就传遍了全美50个州。

在美国,感染人数增加的病例再次回到流行后不久的顶点,连续三天超过20万人。

过去两年的防疫经验,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苍白。

澳洲

2020年3月19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宣布,从20日晚9点开始,只有澳大利亚公民/绿卡持有者及直系亲属(包括配偶或子女)才能入境澳大利亚。

这意味着所有非澳大利亚公民都禁止入境,澳大利亚关闭了国家。

直到今天,澳大利亚仍然处于封国状态。

( 2019年澳大利亚圣诞街景)

然后日子没有回到“原点”,瘟疫回到了“原点”。

全澳大利亚病例数日益刷新8205例新纪录,新州更有约80%的新病例为奥密克戎。

图片来源:世界健康组织

英国

英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新报告更直接地带来了“破事”,疫情回到了起点,突破了起点。

过去24小时内,英国确诊病例首次超过10万例,被媒体批评约翰逊政府处于“瘫痪”状态。

中国西安

2020年1月。

汉口站前车水马龙,黄鹤楼下的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停下来。

电视上重复着“多发放点”这个词。 整整76天,武汉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按钮”。

现在两年过去了,这句话再次出现。

病毒不知不觉进入了西安人的家。

然后社区在诡计多端的情况下扩大,开始充斥其他城市。

【西安大雁塔】而瘟疫蔓延的这两年,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

我在悉尼待了12年。 从一开始一直呆到现在的中年男性,从初中的时候就知道喜欢男性。 当初,想出国的一大原因是想找一段长久自由的感情,脱离熟悉的关系网。

谈过几次恋爱,但都无疾而终。 一眨眼就快30多岁了。 周围的朋友和同事几乎都结婚生子,大家纷纷回到家庭,瞬间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 如果有选择的话,我也可以用普通的性取向换取寿命,但很遗憾,这些不是我能选择的。

一个人在澳大利亚十几年了,现在有房有车,在COVID之前一年也可以去国外旅行三四次调节自己,但是这两年哪儿也去不了,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有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想做,就辞职了

从小三观端正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受到这样的惩罚。

——悉尼树洞

从香港毕业后,我去了世界顶级的建筑系“隐藏学校”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后我考虑过是留在美国还是回中国发展,但是建筑设计行业的国内太低了,在波士顿发展了几年之后我决定回国。

今年终于休年假了。 刚开始工作的我最多只能休五个星期的假。 疫情发生后两年没有回家过。 但是根据上海的防疫政策,我有必要在上海隔离“14(7)”。 我老家在江西,根据当地政策,再集中隔离14天。

我奶奶叫“老年痴呆”。 恐怕她现在已经忘记我长什么样了。 根据这个防疫政策,我只有在隔离结束的最后一晚,才能在上午12点见到奶奶。 而且,也看不到这一面。 然后,准备回美国。

——波士顿的兼职

2016年第一次出国留学搭乘卡塔尔航空时,我制定了成为卡航一员的目标。 因此,在求学和之后的工作之余,每天都不间断地努力练习英语、仪容、表达等。 努力了三年,2019年底,终于面试成功了。

原定于2020年初出发。 但是,剧烈的瘟疫席卷了各行各业,特别是国际航空公司一直以来都很兴旺。

我现在在物流公司,每天对着电脑屏幕朝小天地做着八点八分的工作。 偶尔抬头看到飞机横穿云,就会想起曾经的梦。

到目前为止,我问自己,如果没有新冠灾祸,我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 28了的我不能实现蓝天的梦想,只能再次计划我的人生。

——相机

瘟疫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觉得不仅是我,很多人的生活轨迹也发生了变化。 胡某在家上了将近两年的在线课,很快就从英硕毕业了。 在日本的女大学生小周两年没回来了,上次见到她也拍了毕业照。

我一直在打工,维持着一个人在外面流浪的日子。

我小时候渴望流浪。 流浪是自由、无拘束的象征。

新冠灾祸来了,我们很多人的想法改变了。 我觉得现在回家,在父母身边是最好的一天。

只能这样安抚我自己。

——宁拉屎了吗? 今天

2020年末在新冠灾祸回国了。 回国后去了苹果开发,但是因为他们的HC非常少,所以作为承包商进行开发。 组新做前端的时候就我一个人,工作异常多,女漫画很抢手,加班到10点是常态,身心都很痛苦。

特别是以前在美国的工作一天做不了几个小时,几乎要崩溃了。

几个月后,东西终于差不多做好了。 上司曾以为这个项目基本上会上线。 想着外包团队的很多人,说要释放资源,不续签合同。 我开始找工作了。 结果,last day前一天手上的工作还没有交接完。

在她(上司)眼里不加班就赶紧出去,平时谁请假都被她骂,从来没有正视过下面的工程师。

这样的公司和上司真的不值得为他们卖命。 没想到国内外企如此内讧,第一次有了改变职业方向的想法。

——苹果电脑

这一年真的很难。 既不卷也不躺,但被夹住了。

临近年底,所有在大厂工作的人几乎都在网上看到了疯狂的裁员名单,这个名单上所有的企业都曾经像金汤一样凝固。

当初我在一家杂志社濒临倒闭,最后只能在家里当自由撰稿人,凭借自己的斗志和能力连续三次跳槽,成功进入了一家大工厂。

我现在32岁。 马上就要到35岁的莱茵了。 我很久没升职了。 我每天都加班工作。 纸面收入听起来很多,但扣除保险、房贷和其他费用后,其实所剩无几。

家人把所有的房子都买在天津了,今天天津的房价吓了一跳。

拼命考上985,过五关砍下六将,每天都在努力,但是随便刷一下小红书( RED ),怎么会让别人的生活变成燕子,我就这么难吗?

——大厂小城镇问题家

在新冠灾祸我和我的父母已经将近两年没见面了。 是的,你没有错。 我不是在国外,而是因为父母和我在国内工作的特殊性。 只要国内有一例确诊病例,我们就不能离开当地。

如果没有预料到的话,今天过年也将是我一个人在异地过年。

想辞职,马不停蹄地回家,但想了好几次也没有放弃工作,不知道新冠灾祸什么时候结束。

——国企想回家

我在澳大利亚打工度假期间,收到了瑞典、芬兰和丹麦四所学校的邀请。 本来可以按计划出国读书,但是在新冠灾祸回国后,进入了故乡的公务员队伍。

妈妈经常劝我,这也不错,工作很稳定,但只有我知道,一切都回不到两年前了,我的人生也再也没有机会读书了。

——Ruby

一开始,我以为这场瘟疫就像当初的SARS一样,度过夏天就好了,但竟然持续了整整两年。

我以前旅行过。 而且是海外旅行。 跟着上司辛苦了六年。 我看到了公司一步一步成长,甚至计划上市。 结果新冠灾祸来了,一切都停了下来。

也许是天意吧,本想自己创业,但创业也不顺利,今年可能也会结束。

——旅游从业人员Abgal

我记得2019年春节,我和父母一起去泰国玩。 那时,我带着泰国当地的中国导游报告了旅行团。 在我们为期10天的旅行即将结束之际,我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听到了武汉新冠导致的肺炎疫情。

没人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第二天,泰国街道上所有大小便利店的口罩都被中国游客夺走了。

谁也没想到戴上口罩就两年了。 我快忘了没有口罩的日子是什么样的一天了。 计划一年去海外旅行一次也被打乱了,只希望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多带他们去。

——Eric

如果我知道2020年是这样的话,我就不会送孩子去国际学校了吧。

持续延期或取消的SAT考试、不确定的在线课程、国外每天数以万计的新确诊病例……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国内能参加高考的家庭还有选择,但完全走上海外升学道路的我们,只能面对前方的一切不确定性。

——迷茫的父母

2018年,我进入一家三线城市的国有企业,半年后,觉得自己不能适应枯燥乏味、看一眼就结束的工作环境,于是投了简历,希望趁着年轻去大城市奋斗。

2019年初,计划进行到一半时,父亲去世了,他不得不放弃跳槽的话题,在职场呆了一段时间。 2020年初,家里的事情差不多处理好了,自己心中的火焰再次燃烧起来。 结果,瘟疫突然来了。

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我转向了海外。 我想先去国外读书,然后再找更好的机会。 在家的时候每天背诵雅思。 国内疫情稍有缓解后,立即参加雅思考试,获得6.5合格分。

没想到国外又成了疫情重灾区,申请学校,很可能是网络课,意义不大。 国外疫情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只能看雅思成绩一天比一天接近有效期。

以前不想买房子,担心出国学习就没钱还贷款。 如今,他已经基本放弃了对人生的追求,接受了买房、在三线小城市养老的现实。 开始相信有些事情真的是命运,不早不晚,堵塞了你所有的幻想。 人生中总是强求,阴阳错了,终究是空的。 但是,尽管如此,我的心里还是留有一点火种。 也许会有那样的一天。

——因为是网友,再见

如果没有瘟疫,我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个景象?

这个话题似乎有点沉重,但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时代的洪流是无法左右的。 我不想成为被卷入洪流下的石头。

how to heal?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这是绝望中的问题。

通报/反馈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