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美国留学>
  • 许晨阳回国效力6年后再次赴美,北大天才许晨阳弃美回国

许晨阳回国效力6年后再次赴美,北大天才许晨阳弃美回国

2023-01-02 01:54:35来源:留学时间作者:久违 阅读量:12626

2000年以后,我国高校毕业生流失海外现象严重,并呈逐渐增加的态势。

“物理天才”尹希从哈佛毕业后留在美国,在媒体面前说。

“中国养育了我,但不管美国多坏,我都不回中国! ”

许晨阳回国效力6年后再次赴美,北大天才许晨阳弃美回国

而“北大天才”张益唐,想留在美国洗盘子,不想回到养育他的祖国。

据悉,中国高校毕业生海外流失率达到13.54%,并逐年增加。

这意味着平均每10名高中毕业生,就有在国外发展的选择。

在严厉责备他们的同时,我们不应该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吗?

2018年,在北大任教6年的数学天才许晨阳坚决选择辞职。

然后在漫骂声中,一个人去美国教书,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系教授。

离开中国之前,他留下了三句话让我深思。

这三句话揭示了为什么国内学术界不会剩下人才的根本原因。

许晨阳1981年出生于重庆,父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因此,他们非常重视许晨阳的教育。 特别是父亲被称为许晨阳的数学启蒙老师。

从小到大,徐晨阳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不一般的才能,在父亲的培养下,进步更快。

但许晨阳偏科严重,语文数学成绩平平,没能晋级。

高中时代,徐晨阳考上成都树德高中,是四川省第一所“省级重点中学”。

这里人才济济,如果是普通天才,很快就会被埋没。

但是,有了真才实学,很快就会被挖掘出来,登上更高的舞台。

机会来了。 因为数学成绩太突出,徐晨阳被四川数学队看中,邀请他参加入队测试。

就这样,经过层层筛选,徐晨阳成功成为四川省数学团队的一员。

后来,他过关斩将,拿到钱加入了国家数学集训队,后来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北大数学系。

北大是中国的第一学府,其中数学系被称为“第一学府第一系”。

来到这里,也就是来到了中国数学的顶峰,如果能顺利毕业,许晨阳未来的成就将是不可估量的。

许晨阳也没有气馁,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本硕连读,成为北大数学系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当时,他与后辈齐甲、张伟、朱歆文一起被北大数学系视为“黄金一代”领袖。

他们展现出非同一般的数学才能,如果继续深造,将来会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佼佼者。

抱着这样的期待,他们得到了去美国公费留学的机会,于2005年走出了国门。

许晨阳留学的学校是被称为“世界数学中心”的普林斯顿大学。

这里聚集了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如果毕业成功,就意味着站在了世界数学的顶端。

许晨阳不负众望,完成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课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课程。

这个学业,许晨阳一共进行了8年。 学业成功的他,进入了人生的岔路口。

麻省理工等大学已经抛出橄榄枝,如果他留任,可以得到相当丰厚的待遇。

但是,如果要留在美国,培养自己的祖国该怎么做,会不会抛弃祖国呢?

这时,“黄金一代”的(玮、张伟、朱)文,已经选择了先他一步留在美国。

悹之玮成为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

张伟成为哥伦比亚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

朱歆文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

三大天才已失其三,如果许晨阳也留在美国,他将宣布北大数学的“黄金一代”全军覆没。

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许晨阳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徐晨阳最初选择留在美国,可能是良心上的谴责。 一年多后,决定回北大教书。

在北大,徐晨阳被聘为教授并加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在他的母校里,徐晨阳埋头于数学研究,带走了无数优秀的学生。

这时,他对数学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热血了,在满腔的抱负下,他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崭露头角。

2014年,徐晨阳因表现突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资金。

此后几年,他更是获得大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拉马努金奖、未来科学大奖等奖项全部入了怀。

此时,他已成为我国数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三星有月,世人瞩目。

但这时,他做出了一个意外的决定:离开北大去美国发展。

此时,许晨阳回到北大工作,已经过去六年了。

很多网友非常困惑。 很明显放弃了美国的优惠,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回头呢?

也有人勃然大怒,已经对他开口诛笔伐,骂他是见利忘义的“小人”。

对此,徐晨阳并未作出过多回应,而是悄然赴美,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

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两年后,因为对奇点理论的研究,他获得了2021年弗兰克尼尔森科尔代数奖。

此后,他发表的论文刊登在美国《自然》杂志上,再次在世界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国人喜不自胜,徐晨阳取得的成果越多,中国学术界反而越心痛。

到底是什么原因,许晨阳背上骂人,也得去美国工作呢?

其实在离开中国之前,他留下了三句话,阐明了其中的理由。

这三句话,彻底揭开了国内学术界最后的遮羞布。

1、国内学风越来越浮躁,很多人做学问不是为了学问本身,而是另一张图,那就是博取名利。

确实,国内学术界的铜臭太重了,很多考生,其实并不爱,只是想找份好工作。

对我哥哥来说,他是化学硕士,但他学习并不是为了爱,只是想用高学历当导师。

届时,他可以在行业里混食等死,享受一生的高薪待遇。

他告诉我,业内大部分人都这样想,因为真心相爱而参加考试的在学术界很少。

如此颓废,哪里是做学问的环境?

2、国内学术造假现象严重,且造假成本过低,处罚过轻,对认真学术的人不公平。

最典型的是2019年的翟天临事件。

他曾经在网上晒黑,拿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录取的通知书。

但是,9天后,他在直播中发表了不知道“网络”是什么的不合逻辑的发言。

这样,北大博士的博士后通知书,背后有多少水分呢?

读书期间,他一共主演了11部电影剧,出演了7部戏17部综艺,出演了以下24部代言人。

这么密集的工作,他怎么到了学习的时间? 不能考上北大的博士课程吗?

世界上真的有不需要读书也能考上北大博士后的天才吗?

虽然是这样明显的虚伪,但最后翟天临受到的惩罚总比没有强。

“我道歉了,辞去了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工作,后来被北大电影学院吊销了博士学位! ”

他既没有被屏蔽,也不为此负责。 即使过了几年,也是娱乐圈一帆风顺,风光无限。

这样,怎样才能让很多学子摆脱寒冷呢?

3、过于注重资历,把年龄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不重视年轻人的发展,导致很多年轻人才难以申请科研经费。

关于经历,许晨阳曾经遇到过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

他目睹了两位老学者为了评价头衔而不断陪着部长笑。

想在国内学术界发展,不是看学历,不是看能力,而是看人情世界。

至于经费,永远掌握在资历较高的老学者手中,年轻人想要获得较高的经费,无异于做梦。

由于经费问题,许多年轻学者不得不推迟或中断自己的研究,最终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在国内学术界,一位学者想要埋头于研究,就要面对太多的问题。

如果不善交际,在国内学术界寸步难行。

光是应对这个,身心就会疲惫。 能拿出多少能量来专心研究呢?

因此,国内高学历人才的流失逐年增加,已经无法控制。

他们走后,网友们给他们扣上了“见利忘义”的帽子,把他们当成了“卖国贼”。

令人意外的是,人才的流失,除了“见利忘义”以外,还有很多我们自己的原因。

确实,不可否认有为了利益而离开祖国的“小人”,但这样的人,占多大比例呢?

排除这些人,能抑制我国高学历人才的流失吗?

我觉得不一定。

高学历人才大多热衷于学术研究,他们希望在短暂的一生中为科学进步做出贡献。

但是,我们的环境能允许他们做那个吗? 不能明确。

可能有人会说,好的科研环境都是人创造的。

我们年轻人,为什么不能像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那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呢?

毕竟,不能辛苦。

但是,在我看来,谁都不想辛苦。 那个年代的科学家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无可奈何。

国家弱小,没钱出,给他们准备更好的科研环境,他们只能自己一步一步探索。

现在我们应该发展起来,给科学家更好的科研环境,我们做到了吗?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没能做到,难怪高学历人才无数。

因此,在吐槽人才流失的同时,应该反省如何改变才能让他们留在国内。

只有双向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

社会#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