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芬兰留学>
  • ,我,50岁,23岁到芬兰生活,他们喜欢桑拿配冰泳,享受冰火两重天

,我,50岁,23岁到芬兰生活,他们喜欢桑拿配冰泳,享受冰火两重天

2024-03-01 20:48:02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乖裙 阅读量:16020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48个真人故事

我叫何波@芬兰的波哥。 祖籍江苏,1972年生于上海。

,我,50岁,23岁到芬兰生活,他们喜欢桑拿配冰泳,享受冰火两重天

90年代,父母作为访问学者带我来芬兰,为了面子,我决定留在国外生活。

当初,异国的生活并不顺利,整个国内有不到1000名中国人,很难开展工作。

11年后,我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和德国留学生结婚了。

直到孩子出生,我突然感到恐惧,不得不告别生活了27年的芬兰。

(我和我的两个宝宝) ) )。

1972年,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后来按照农村政策来到安徽工作。

从记事以来,我们一家就住在一个大院子里。 这里安静和平,有很多伙伴。

当时物质匮乏,买东西不仅要钱,还要票。

父母是北京户口,这些粮食方面的票据都是从北京弄来的,为了让它们有用,必须把票据改成全国的,最后改成安徽的。

我觉得这是我童年生活中,最麻烦的事。

幸运的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因为父母移居北京的光环,我们住的大院几乎没有停电和停水。 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小时候的生活,无忧无虑,家境说不上富裕,但父母给了我和妹妹,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生活。

(我们一家刚到芬兰时的照片) )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我们一家的生活轨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父母幸运地获得了作为第一批留学生去英国留学的机会。

经过两年的留学生活,父母为了增长学识,于90年初申请了以交换生身份去芬兰学习的机会。

1995年,父亲带我们到这里读书,以便我和妹妹可以深入学习,开阔视野。

当时海归热潮方兴未艾,不少人砸锅卖铁借钱出国,夫妻一方和子女留在国内是常见现象。

而且,在当时人们的认识中,能留在国外的是有本事的人,没有本事的人不能混在一起回国。

因此,父母留学回国后,我和妹妹决定继续留在芬兰。

但是,在异国生活和战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到芬兰的时候,我仿佛陷入了“文化沙漠”,语言、文化、生活的差异给我带来了很多不愉快,加上对国内、故乡的思念,让我很痛苦。

那时候,听不到乡下的声音,吃不到中国菜,也交不到朋友,感觉自己的圈子一下子变窄了。

(芬兰赫尔辛基大教堂是路德会新教教堂,宏伟的建筑物内有许多美丽的壁画和雕刻。)

当时大使馆每小时都会给我发人民日报的海外版,但是因为没有什么国内的东西,所以把海外版的报纸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它烂掉,我才能在心里默默地记住。

为什么像伦敦和巴黎这样中国人很多,有中文圈,可以用中文交流,让人感慨良多。

很久以前,我想在芬兰买辣椒酱、榨菜、酱油等中国调料。 除非坐船去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亚洲超市,否则非常困难。

对像我这样的穷学生来说,做中国菜比登天还难。

而且芬兰人很容易吃。 烤一下,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就这样吃。 完全没有炒菜这个概念。

学校里装着火炉,但它没有多少动力,除了能煮东西以外,别无它用。

父母是高中老师,但他们微薄的工资还不足以让我和妹妹在国外生活。

而且,我们也想减轻家里的负担,留学期间一直在打工。

(从前的芬兰(乌戈尔人视熊为令人敬畏和尊敬的图腾动物,至今芬兰人仍视熊为“森林之王”) )。

但是,异国的生活,就像在天上走,脚下没有任何保护,一步一步尤为艰难。

在没有融入现在的环境之前,我找不到任何可以当柜台的工作,只能靠粗笨的体力活。

当时在芬兰的中国人很少,大约只有1000人左右。

我做清洁工的时候,就像别人扔过来的眼睛一样,作为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吸引了多少眼球。

我并不是歧视你,但我可以用好奇的眼光杀了你。

国内大学生“天之骄子”的自尊心顿时被摧毁。

打工的日子很辛苦,但身体的痛苦只是一小部分。 咬紧牙关就能挺过去。

精神上的孤独才是最痛苦、最痛苦的。

而且当时没有网络,电话也很贵,我郁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年。

( 1993年,芬兰海豹币5马克) )。

当时只能通过公用电话亭,用电话联系国内。

当时还没有欧元,芬兰人使用的货币叫做芬兰马克。

电话亭的两个硬币孔可以分别塞满1马克和5马克的货币价值。

发现多打的话,连续挤5个1马克比挤1个5马克能多打30秒以上。

为了把钱降到最低,打最多的电话。

我们总是换一马克的硬币,放在塑料袋里不停地往里塞。

打电话的话,会稍微治愈一些,但只能暂时缓解在异国的孤独。

在这里生活,需要融入当地文化,基本上是突破语言这一关。

芬兰是一个双语国家,语言为芬兰语和瑞典语,但全社会有90%的人说芬兰语,很少说瑞典语。

在社会层面,当地人首先用芬兰语或英语与外国人交流。

)计划去挪威的海边,第一次开船,但看不懂地图)

但是,不巧的是我在读瑞典语大学。

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可以用英语和老师交流,但是给自己的哑巴英语带来了障碍,还是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关于自己想说什么,请考虑各种语法结构,等到知道应该怎么表达为止。 那个地方已经过去了。

那个时候,没有免费的资料,也不花钱。 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我去看了很多美剧。

因为电视没有视频功能,所以像上课一样,我很热心地看每一集。

幸运的是,大多数美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英语水平显著提高。

另外,通过在学校有意识地学习,瑞典语也进步了很多。

语言的进步缓解了我以前的交流障碍。

渐渐地,我开始交朋友,了解了很多当地的新事情。

(独特的木桶桑拿,冬泳后蒸,暖身) )。

我记得有一次我被朋友邀请去他家作客。

吃完饭后,朋友叫我去蒸桑拿。

在芬兰,蒸桑拿是传统的待客之道。

只是,在农村,没想到家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诚意地在房间里蒸桑拿。

我真的很尴尬,想用脚趾在地上挖洞钻进去。

桑拿是芬兰走向世界的文化特色,是乡村传统桑拿,建在湖边、海边和河边。

芬兰人讨厌炎热,气温超过30就受不了,但喜欢“冰火两重天”的体验。

桑拿的温度高达80~100,芬兰人喜欢在桑拿屋呆久了之后跳进冰冷的湖里。

甚至在冬天,他在湖面上钻了一个洞,从桑拿屋出来直接跳进去了。

朋友说,他们从小就这样洗桑拿,每周洗两三次,桑拿已经渗透到当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后来发现,不仅办公室、船上有桑拿屋,就连矿山,进入下面200米以上的地方,矿工们都会洗桑拿。

令人惊叹的是,赫尔辛基有一家建在摩天轮上的桑拿屋,你可以边洗边看风景。

另外,滑雪缆车上还有桑拿屋。

据说芬兰人打仗的时候,在挖战壕之前,必须先盖桑拿屋。 没有桑拿的话我不想做别的。

(芬兰桑拿室中的配置是蒸桑拿温度高,一般80~100( ) )。

这几年留学,我了解了很多当地的风土、文化特色。

大多数芬兰人都很友好,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歧视,但在找工作方面比当地人占优势得多。

幸运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我的生活也好转了。

通过那个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国内的状况。

我还记得当时我在网络电台上第一次把在线中文频道称为西湖之声。 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在网上听。 这个习惯持续了好几年。

2001年,我得到了第一份比较正式的工作,是做酒店数据相关的维护。

在此期间,因为有经济焦虑症,所以我会利用剩下的时间做一些工作。

那时我总是早上5点起床工作,工作到晚上11点。

为了按时上班买了CD,通过每天定时播放歌曲,叫醒了自己。

因为CD播放器没有播放功能,所以只能每天从头开始播放。

我那时听了这张CD的开头,很烦躁。 因为又要起床了。

那时的生活,让我很累,渴望休养。

于是,2004年夏天,我辞去了所有的工作,和朋友一起租车,去北欧转了一圈。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旅行不仅让我心情放松,还给我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

(我的导游证) )。

这次旅行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当导游是一份好工作,不仅能赚钱,还能和更多的人交流,到处玩耍。

回来后,我在网上看到了大量的相关招聘信息。

由于机缘巧合,我遇到了带我去旅游行业的大师。

当时,来北欧的人,除了部分公务团和商务考察团外,很少有个人旅游团。

师父来了很多人,在商务团队来北欧考察的名单上,需要用人。

我给了你简历。 他觉得我有大学背景,去过美国,会说中文,有驾照,走遍北欧,我更有经验,就录用了我。

我没想到当一名合格的导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刚开始带团的时候,情况就出尽了。

后来,为了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和业务水平,我参加了培训班,获得了职业导游证,是芬兰第一位挂正式牌的中国导游。

这期间,我带了很多旅行团队。

最高兴的是国内同胞有机会来这次旅行,熟悉的语言,同样的肤色,我很亲切。

(我带领团队的时候,和旅行者在穆明乐园)。

那时,很多国内旅行团来了芬兰。

他们大部分都没来过欧洲,只靠地图和网上资料安排游客,所以在旅行中遇到了很多麻烦。

于是,他们向我求助。 来自这个国民的信任,让我感到荣幸。

没想到,柳成荫无心插柳,我为此积累了很多人脉和资源。

但是好景不长,2006年老板的公司换了,没有带旅游团的业务了,我成了失业者。

充实的生活瞬间变得空虚、焦虑、不安。

失业的压力,让我萌发了创业的打算。

但是,自己开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查了大量资料,学习了相关法律。筹集资金,租用经营场所,采购设备、机器,运用各种资质……忙得不亦乐乎。

幸运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营业顺利。

有趣的是,人生中总是有突然的惊喜。

我在陪同公司的时候,偶然认识了今后在一起的恋人。

(远距离恋爱并不容易,中间的小摩擦也是家常便饭) )。

她来自湖南,当时在德国留学。 正好在假期和妈妈玩的时候,我加入了我带领的北欧旅行队。

相似的年龄和相似的留学背景,吸引了我们的关系。

说不完的共同话题,让我们产生了好感,渐渐走到了一起。

恋爱期间,我每隔一两个月就飞去见她一次。

芬兰和德国并不远。 当时欧洲有很多廉价航空。

最便宜的时候,我只花了5欧元买了3个小时的机票。 她在寒冷的暑假来看我。

但远距离恋爱并不容易,中间的小摩擦也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麻烦过后,为了让她高兴,我决定开车去见她。

芬兰有24小时的轮船到德国。 特意早上6点出发,坐上了一夜的船。

第二天将近8点到达德国南部,下船后又开了6个小时的车,到达了她所在的城市。

那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我在车底装了很多下灯后,打电话叫她,她看到后很震惊,很高兴。

和在北极圈骑马的朋友)

我是个不擅长语言的人,这已经是我在想最浪漫的表达了。

之后,她打算毕业,来到我身边。

当时,为了给她办芬兰居住证,费了不少力气。 因此,乌龙引起了骚动。

那时只能用公司的名义,给她办工作性质的居住证,但芬兰方面的招聘是公开的,必须在劳务部门做招聘广告。

结果出来后,劳务部门多次告诉我。 这里有很多失业者,受过职业培训,工作能力很强,为什么不招聘呢? 我块头很大。

不得已,我缩小了招聘条件的范围,条件越来越单一,直接跟劳务部门说了。 我想招募的人是我的女朋友。

她来了之后,在事业上帮了我很多。

在那期间,我们结婚了,公司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但是随着欧盟向东扩张,我们的旅游团遇到了很多麻烦。

东欧很多人来了,偷游客的东西。

游客丢了钱包还是小事,最头疼的是丢了护照。 首先要去警察局出具证明,去大使馆补充临时通行证,拍照等。

幸运的是,辛苦之后,这些麻烦事最后可以一一解决。

(旅行中看到极光非常梦幻) )。

带领旅游团的这几年,我也侧面见证了祖国富强的过程。

从以往的公务团、商务团到如今圣诞老人村、极光、冰雪等项目在国内火热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北欧游玩,这些都没有折射出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

我还记得1998年的回国经历,当时国内很多人都不知道芬兰的存在。

在一次聚会上,朋友对我留学的地方感兴趣。

如果你有朋友,你去的国家有风车吗? 我说那是荷兰。 另外,朋友问那个地方有没有集中营。 我说那是波兰。

其实,刚来芬兰的时候,很多当地人对中国和亚洲也没什么概念。

我和朋友去酒吧玩,他们问我来自哪里,让他们猜。 他们有人说朝鲜,有人说日本,有人说韩国。 绕着中国走一圈,也有人不说中国。

而且在整个社会中,几乎看不到与中国有关的东西。

90年代,芬兰方面只有部分低档服装是中国产的,后来满大街都可以刷银联、网上支付,面向中国游客。

很多小贩问候你的第一句话是: 22203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越老越多的人喜欢来圣诞节村旅行。”

街上出现了中国式的东西,偶尔会遇到中文说得很好的外国人。

从中可以感受到,这样一个偏僻的欧洲小国,对中国也逐渐重视起来。

另外,芬兰航空是第一家与中国建立直达航班的西欧航空公司,1988年有芬兰赫尔辛基到北京的分公司,北欧和中国的联系是最重要的。

之后,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在香港、上海、成都等地的分店增加了。

在异国看到祖国的发展,我不禁欢欣和自豪,但那时的我怎么也没想到,一件事会让我对未来产生恐慌。

我在芬兰住了多年,看到了很多中国孩子。 从小就缺乏国内文化的教育,所以各方面都以西方文化为主,甚至连中国菜都不想吃。

这让我担心我的下一代会不会忘记自己的根脉。

以前听过朋友女儿的话,很久没有释怀。

朋友夫妇也在芬兰拼命生活,女儿们在芬兰出生并上学。

起初,夫妇想让孩子学好中文。

于是,女儿放学后安排了中文课,但孩子天生就喜欢玩,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学校的老师。

结果,老师谴责了夫妇,违反了芬兰的教育大纲,影响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芬兰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每天的正式学校教育一般只有四五个小时,之后开展课外教育活动)。

这个女孩在老师的“庇护”下,有不学习中文的权利。

女孩上学期间成绩一直很好,考上了芬兰最好的商学院。

但是,后来她后悔了。

她在商学院的时候,项目组的教授帮她写文章,教授看到她是中国人,就说:“你是中国人。 正好我们研究中国市场。 这里还有很多中文资料。 请研究一下。

“听着,女孩当时在场。

女孩子不仅听得懂中文,看不懂,也不会写。

这时,她想抱怨父母为什么没有逼自己,也无济于事。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感动。 我觉得孩子学什么语言都可以。 这不是很难。

但是如果你放弃了14亿人说的语言,你会去学习世界上只有600万人说的芬兰语。

再怎么精通学习,也只能和600万人交流,无异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能够刺激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随后,他开始考虑将芬兰的业务重点转移到国内。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以中国文化为主,不要忘记中国的文化传承。

今后他可能会去西方留学或深造,但我不希望我们之间有文化上的隔阂。

另外,中国人都以孝为先。

父母老了,也需要我们的照顾,国内发展越来越好,这些都坚定了我带着妻儿回国发展的决心。

2013年,妻子怀孕,我把她送回国内老家后,往返于国内和芬兰两地,开始了生活。

在那段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国内和她在一起,几个月前去芬兰处理公司业务。

(在帝王蟹之乡希尔克内斯,多吃帝王蟹,吃到支撑为止! )

2014年,我们迎来了孩子的生日。

为了今后的国内生活,我开始有意识地了解相关的国内市场和经营模式,参加朋友聚会,学习酒桌文化,并与法国公司合作在上海开设了办事处。

没想到新冠灾祸袭击了我,让我呆在芬兰。

虽然现在我暂时不能和妻子孩子的父母重逢,但是看着孩子们在国内茁壮成长,心里的踏实很难说。

李嘉诚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我深有体会。

教育孩子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建立与孩子的联系,祖国的文化教育更是必不可少。

【口述:何波】

【编辑:拾年】

目前,我们记录了248个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的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你想讲故事,或者想加入我们的团队成为作者,请在私信@采访真实人物。 欢迎随时光临。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