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中国故事,故事里面的中国

2024-03-08 18:22:56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鹤隐 阅读量:9222

今年8月,刘燕(左二)顺利通过博士论文毕业答辩。

说出中国故事,故事里面的中国

我叫刘燕。 我是今年8月刚在芬兰毕业的政治学博士。

国内硕士毕业后,我进入上市教育公司工作。 工作4年间,压力非常大,得到了很多,失去了很多。

在高强度的快速工作节奏中,我逐渐迷失了方向,继而变成颈椎病、脂肪肝和抑郁症,它们逐渐成为我高效工作的副产物。

于是,在我31岁那年,我决定辞职,去国外读书。

在芬兰的学习时间很平凡,但却是真实的。

有笑也有泪。

我的专业是政治学,在与教授和同事们的讨论中,我看到了各国之间不同的政治制度和行政手段。

与君子不同,芬兰学者的独立人格和在大学里互相尊重的学习氛围使我受益匪浅,逐渐适应了这个友好亲切的国家。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芬兰的学术氛围更加平和实用,学者的包容性更大。

我接触过的学者和老师,不会固执地相信网络上西方媒体的片面报道,而是愿意听从我的角度分析的中国政治。

这种朴素求实、没有刻板印象的学术理念,才是真正的专业素养。

有趣的是,芬兰的重金属音乐一直受到国民的支持。 我们学校连学术专业的院长都很喜欢摇滚乐,下班后抱着吉他去酒吧“嘶吼”。

也许,这种“歇斯底里”的音乐只是为了释放压力。 因为人们不会把它带到工作中来。

留学期间,我经常与学者和老师分享自己的观点,消除对中国治理模式的质疑。

例如,一位同事给我发了几个新闻链接,问在现在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下,中国的经济复苏是真是假。

我向她展示了中外媒体报道的相关经济数据,还发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中国驻芬兰大使馆组织了多次网上防疫讲座,给全体中国留学生发放健康包,还发了两个中国大使馆发放的口罩。

同事感慨良多,她说,除中国外,没有一个国家如此高效人性化地爱着海外留学生,她把这些案例写在去年发表的文章中。

用三年半完成四年制博士课程,对作为“高龄青年”的我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感谢良师益友的鼓励,给了我直面人生挑战的勇气。

除了读书、完成学业外,我还继续从事教育机构英语教师的工作。

在给学生们远程上课的时候,我不仅能听到精神饱满的读书声,还能听到万里之外国内的鸟叫声。

感谢我的学生们。 在黎明朦胧的天光里,在夜深人静的月光里,有我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印记。

2019年,我在芬兰打工做了几次导游,在带队的时候经常被问到。 “读到博士为什么当了导游? 我回答说:“如果不是读到博士,还不够资格给你们当导游! ’大家都笑了。

其实,这是我的肺腑之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刚来芬兰的几个月前,我很不习惯。 虽然从早上8点9点几乎都在转动轴的工作节奏中抽身,但紧张的神经并没有马上放松弦。

所以,我感受到的不是轻松和喜悦,而是迷茫。

“我是不是还没下班? “下一次审查是什么时候? ……

为了填补这种恐慌,我把自己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

但是,在忙碌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同事们正在悠闲地生活。 下午3点到4点陆续下班,教室楼的门一直锁到傍晚6点。

几乎没有人抽出休息时间工作。

我一边疑惑,一边放慢脚步,放弃了工作,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外面的世界。

作为标准的山东学生,我上学的时候一直埋头于书山题海。毕业后的几年也是以匆忙的节奏度过的。

在芬兰这样宽松的环境中,时间看似短暂,却可以通过劳逸结合的方式,给自己沉淀思考的时间。

赶路的时候,也一定要看沿途的风景。

来芬兰之前,我背包走过40多个国家,走过雄伟的大海,走过喧嚣的城市,在“千湖之国”,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在宁静的湖水里,在清澈的星空下,在绚烂的极光里,我听到了内心温和而坚定的声音。

我认为这就是在芬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意义。

(刘燕) )。

(作者是芬兰卫斯理大学政治学博士) )。

(此版本的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755-79000652021年11月18日第08版()。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