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国外的待遇怎么样?全国主流医生待遇揭秘!

2023-11-13 11:58:50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智库News 阅读量:6664

花200万读博和读博期间领200万工资的人同时存在。

作为医生,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医生待遇可能会有很大差别。国外的博士有的不花钱就能拿高薪,有的每年还要给学校交几十万的学费,只能“带钱进团”。

博士收入=(奖学金-学费)+税后工资

医生在国外的待遇怎么样?全国主流医生待遇揭秘!

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美国、英国、欧洲(瑞士、荷兰、瑞典、德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主流国家和地区的博士待遇。,希望对未知边界的准探险者有所帮助。

我们先明确一下“海外博士”的分类。国内出国读博的学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拿到学位的和没拿到学位的。

一般来说,所有考对方博士学位的博士都是通过自己申请获得对方博士学位的官方offer信。通常这种博士学位需要的时间比较长,3-4年到5-6年不等(以美国博士为例)。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洋医生”指的就是这一类。

而不拿对方学位的博士,往往是通过访校的方式出国读博士。在中国,博士可以在国家奖学金委员会(http://www.csc.edu.cn/)的支持下,通过自我申请和导师推荐,前往美国和其他国家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不同国家医生的待遇。

美国医生的治疗

美国的医生待遇很好,可以用优厚来形容。作为教育、科技等强国,理工科博士需要的钱很少,文科和商科会有很多资金。

在美国,医生的主要资金来源如下:

研究金(奖学金)

第一年最有可能出现的是Fellowship,一般是学校给顶尖申请者的,而且这部分资金不用交税。而且GA/TA/RA还会发工资,工资会贯穿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具体如下:

GA:研究生助理(研究生助理)

GA需要帮助学校的相关部门,如管理部、出国留学办公室做一些辅助工作,如文书工作、文件整理等。这种工作通常很难得到,需要有特别好的口语作为前提;

助教:教师助理(教学助理)

TA通常可以分为线上/线下两类。

网络课程通常以评分为主,即批改学生作业、回答问题、设计课程、给学生评分以及完成老师的其他任务。

线下课程可能会涉及到帮助老师上课、批改作业、批改试卷、做实验、回答问题等。

TA的具体工作量和难度完全和老师有关。如果遇到特殊的老师,做t a无疑是痛苦的。即使东西不多,也要花很多麻烦和时间才能找到适合你的东西。当然,如果遇到好老师,t a虽然任务重,但还是挺舒服自在的。

助理研究员(研究助理)

RA基本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要求的文献阅读、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工作。RA的工作量也和老板有关。老板很催,自己跟着忙,当然也能学到技巧。

通常GA/TA的工资归学校;

RA的工资由导师资助(也有例外,比如商学院的RA由整个学院支付)。

其他资金

在其他资助中,医生可以申请国家资助,例如:

国家留学基金委有名额和机会全额资助学生在海外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很多只获得梦想学校录取而没有奖学金的学生来说,进入梦想学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虽然每年的竞争压力都很大,但也不是不可能。)

有关CSC的详细信息,请参考文章:

棕榈大道:公立学校留学?只有985和211可以申请吗?zhuanlan.zhihu.com/p/347748329

以及政府奖学金等。

对于有学位的美国博士来说,虽然专业和学院不同,但一般来说会出现Fellowship/GA/RA/TA。

对于不在国外留学的访问博士生,他们的经费主要来自国家留学基金委,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学校和导师。对于自费或者只是获得对方学校免学费(简称半奖)的博士来说,需要支付很多费用。国外学费,医药费,学杂费还是挺贵的。少则2-3万美元,多则4-5万美元一学期都有可能。

总体待遇和税收情况

对于能拿到全奖的同学(除了学费和医药费,还有一定的生活费),每个月除了每学期1000到1500美元左右的学杂费,还是有一些收入的,但是对于拿到半奖或者自筹资金的同学,就不存在待遇的问题了。

在美国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往往会给全职医生不同的待遇,但一般来说,好学校给的待遇往往高于普通学校,生活成本高的地方待遇一般也高于生活成本低的地方。

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博士,扣税后一个月大概能赚1500到2500元。国外博士收入一般两周发一次。你得到的是税后收入。美国不同的州有不同的税。除了7个免税的州,其他州的工资毫无疑问都是有税的,有的州的税真的很高,加上国税。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offer信都说一年给多少钱,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拿到那么多。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包括联邦税和州税。美国的联邦税很复杂,涉及到每年的纳税申报。通常情况下,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国家征收的税每年都会通过填写W4表格的方式返还一部分,但不要期望太高,不会很多。

美国免税的州有华盛顿、内华达、怀俄明、南达科他、德克萨斯、佛罗里达和夏威夷。(据我所知,佛罗里达大学的博士工资还不错,如果能去佛罗里达读博士就太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有一个规定,中国留学生的前5000美元免交联邦税。虽然还不错,但只能说聊胜于无。在我们一个专业家教所在的美国东部马里兰州,每个月的工资需要缴纳16%左右的税,每次查工资明细都挺痛苦的。虽然马里兰州的州税只有5.75%,但是联邦税确实有点高。当然,一年可以退税700美元左右。

美国的客座博士,月薪由国家奖学金委员会支付。他们的工资不包括在美国的税收系统中(社会安全号是用来记录每个人的工资税的),所以他们不用交税。同时,他们的工资与该地区的生活水平有关,从一个月1800到2000元到一个月1300到1500元不等。

一般来说,扣税后,对于美国医生来说,能拿到的工资基本在1500-2500美元之间。但是美国医生的工资一般是10个月发,暑假2个月没有工资。

英国医生的治疗

在英国读博,个人的情况差异很大。

英国读博费用很高。粗略估算,学费加生活费总费用约100-150万人民币。如果没有奖学金和RA收入,这部分费用必须自己承担,也就是俗称的“自费读博”。

如果有奖学金和RA工资,总收入大概在500-120万人民币,可以抵消一部分开支,可能还有盈余。

(根据学校、学科、地区、项目的不同,收费和收入会有很大差异。很难做出准确的估计,数据仅供参考)

奖学金

第一类是英国,包括以基金会或人物命名的全额奖学金,如盖茨奖学金、剑桥信托奖学金、菲利普亲王殿下奖学金等。竞争激烈,难度大,申请人除了科研能力外,还需要具备优秀的领导力和科研转化能力。一旦收购,不仅可以覆盖全部或大部分费用,甚至还有盈余。

第二类是中国奖学金。以2020年招生为例。在华留学生大多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合作奖学金或高层次奖学金,需要签订回国服务合同。合作奖学金只在部分学校有。相对来说,报考人文社科的概率比较低。

第三类是行业和其他机构提供的大额奖学金。比如剑桥的怡和奖学金,需要就读特定的学院或学科。

第四类是其他小额奖学金。可能来自学院、系或独立组织(BACS、英国中国研究协会)甚至个人。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有实地工作/实地考察的奖学金。

水平项目

可以跟着老师,行业内的人,参与项目,或者在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助理来赚取生活费。

以剑桥大学为例。没有博士学位的研究助理起薪是4级点1,即时工资14.01。大学财务部门(Bursar)会有明确的薪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工作时间要满足Tier 4学生签证的要求以及所在学校和部门的限制(比如一周最多工作20小时)。

研究平台

导师的研究平台很重要,但也可以依托系里的其他资源加入研究中心/研究集群等。

作业环境

一般部门/中心都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空室或者至少是公共的工作空室(热台),老学校的工作环境比较差。但是宿舍和图书馆往往可以提供足够的自习室空室。

职业发展

一般的路径是申请博士后博士后或者初级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待遇根据按项目或者按合同不同。少数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可以在传统的英语体系中获得Lectuership(相当于美国制造的助理教授)。

欧洲博士待遇

欧洲国家数量众多,各国医生待遇不一。除了英国的费用较高,南欧和西欧/北欧国家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

在南欧国家,比如西班牙、意大利,医生都是大学生,收入都是奖学金,数额也比较低(有些更低的医生收入甚至低于每月1000欧元,约合7.8K元人民币),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在西欧和北欧国家,医生是被雇佣的,他们是有报酬的。收入每月1000-4000欧元(约合7.8K-3.12万人民币)左右。尤其是北欧国家,工资福利待遇更好,所以被称为“医生的天堂”。

介绍几个留学热门欧洲国家博士工资收入详情:

瑞士:博士=高薪工作

在瑞士读博是一份工作,工资也很高,接近美国博士生的收入。

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博士生物为例。税前月收入约4200瑞士法郎-5200瑞士法郎(工资每年都会涨,1瑞士法郎≈ 7元人民币,约合2.94万-3.64万人民币),税后收入取决于不同的州/居住地/是否结婚/是否有孩子。

如果你在苏黎世,未婚,没有孩子,你的税后收入大约是3400-3800瑞士法郎(约合23800-26600人民币)。除去1000CHF+(约合人民币7K+)的房租,剩下的生活费绰绰有余,可以安心做科研了。

博士学位的学费由学院(系)直接报销,四年几乎不会超过2000瑞郎(约14000人民币)。另外还有火车票优惠等额外福利,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了。

其实生物学博士的工资是比较低的。同校的CS专业月收入会在500CHF(约合人民币3.5K)左右,果然程序员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荷兰:在欧盟国家待遇更好。

在阿姆斯特丹留学,我的税前收入大概是每月2500-2800欧元(约合19500-21800人民币),年薪13(3月)。假期根据学校不同而定,有的是一年20天,有的可以多达40天。也可以用没用的假期换工资,比如只有20天假期,剩下20天上班,还有

在阿姆斯特丹留学后,税后可赚1800欧元+(约合人民币1.4万元)左右。参考荷兰的房租,一个月700欧元(约合人民币5.5K)左右,是非常不错的收入水平。

很多欧洲当地的医生都愿意留在荷兰,因为荷兰医生的工资在欧盟国家中是比较高的,而且英语在荷兰的普及率很高,所以荷兰医生的生活总体来说很舒服。

瑞典:博士毕业可以拿永居。

瑞典的博士也是岗位制,相当于大学员工。职位完全看导师手头的项目,一次可能只招1-2人。

博士研究生入职后,除了做科研,还会承担一些教育工作,比如修本科/硕士的课程,批改作业,担任学生论文导师等。,并享受所有福利制度和带薪休假(多为25~30个工作日)。

瑞典的医生税后工资基本都在20000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52w,1 SEK ≈ 0.77人民币)以上,而且每年都会有所增长。扣除每月约5000-10000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3850-7700元)的生活费,还有不少余额。连瑞典医生都可以回国付首付。

比薪资更吸引人的可能是瑞典的博士毕业生会直接去永居,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去瑞典读博的原因。完成四年博士学业,雇主(即导师)愿意出具证明,可以申请永久居留(CSC奖学金除外)。

也正是因为福利优厚,瑞典的医生竞争非常激烈,竞争人数甚至会达到200:1。

德国:全职和兼职,兼职工资不高,但是生活成本低。

德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博士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不同专业拿到全日制offer的难度不同。

工程相对容易获得全职工作。以亚琛工业大学的材料博士为例,税前收入每月可达4300欧元(约合人民币3.35万元),税后收入约为2700欧元(约合人民币2.1万元)。

但是生物专业很难拿到全日制的offer。如果是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等欧盟组织,月薪参照欧洲标准,税后可达1800欧元+(约合1.4万元人民币)。但在普通学校,税后收入可能只有1200-1500欧元(约合9.3k-1.17万人民币)。

但是德国生活成本低,中餐多,生活方便,还有亚马逊。如果选择好导师,德国留学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即使没有全职医生,其他优势也完全可以弥补待遇的不足。

亚洲的博士治疗(新加坡、中国香港)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位于亚洲但可以用英语学习的新加坡和中国成为热门留学目的地。

新加坡、中国大陆和香港都遵循英语教育体系,博士学位制度与英国接近。与其说他们是雇员,不如说他们是学生。原则上他们需要向学校缴纳学费,但很多时候奖学金可以覆盖学费或者直接免除学费。

新加坡:四年内必须毕业。

新加坡的博士课程为期2-5年,一般4年毕业。(为什么会在下面解释)

NUS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有资格获得研究奖学金,包括月薪和学费补贴。一般给外国人每月2000新元(约合人民币9.6k,1新元≈ 4.8人民币)。一年多以后,如果他们通过了资格考试(QE),金额会增加到2500新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完全可以覆盖他们的日常住宿。

需要注意的是,博士生获得该奖学金的最长期限是4年,所以第五年需要自己支付学费,大概是4万新币(约合人民币19.2万元),所以大部分博士生都会争取在4年内毕业。

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尝试申请金额更高的奖学金,比如总统奖学金,国际生每月3000新元(约合人民币1.44万元),通过QE后每月3500新元(约合人民币1.68万元)。这两项奖学金都要求国际学生履行助教/助研的职责。

如果有同学想读博,但是竞争力不够拿不到全奖,可以和导师沟通拿不到奖或者半奖,争取读博的机会。比如可以尝试和被磁化的导师商量,自己出学费+生活费,不拿奖也能考上博士。从申请难度来说比全奖容易多了。同理,交学费或者生活费也有半奖。(自费医生申请时需提供财产证明)

中国香港

研究生奖学金是最常见的奖学金。几乎所有香港学校都为研究型博士生提供这种奖学金,每月约17800港币(约合人民币14800元,1港元≈ 0.83元)。具体数额每年都会有变化,基本涵盖学费和日常生活。

背景突出的同学可以尝试申请中国香港政府提供的奖学金香港博士奖学金(Hong Kong PHD Fellowship),26000 HKD加免学费(具体金额每年会有变化)。香港八所大学的学生都可以申请,但是香港每年只有250个左右的名额,竞争非常激烈。

费用方面,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博士学费通常在每年40000港币(约合3.32万元人民币)左右,没有学费减免的学生一般需要依靠奖学金支付。现在因为资金短缺,一些香港学校开始自费招收博士生。在大多数学校,自费博士的学费和奖学金博士是一样的,有些学校自费博士的学费比奖学金博士高。

此外,香港的住宿是出了名的贵。根据住宿条件,每月租金开支约2200-15000港币(约1826-1250万元人民币)。有些博士生为了省钱,会选择在深圳生活(非疫情条件下)。

在中国香港读博还有机会拿永居。香港的博士项目一般持续3-4年。如果你在博士毕业后从事博士后工作一段时间,并在香港连续“通常居住”七年,就符合申请中国香港永久居留的条件。

诚然,薪酬并不是衡量医生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导师、研究方向、学校、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博士的生活质量。但是,在漫长的学术道路上,收入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幸福感。

一般来说,博士申请的难度也与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和福利待遇成正比。待遇越好,博士名额竞争越激烈。如果需要专业机构的帮助,也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palmdrivezhihu进行咨询~

祝各位博士和博士候选人,既能在探索知识边界的道路上奋进,又能平衡学术生活,收获世俗快乐。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