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湖南中医附中高质量发展,取得巨大成绩。

2023-12-21 12:38:28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淡墨 阅读量:19685

《原载湖南日报1月13日10版》

湖南中医添上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

“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整合资源纵向流动,惠民引领湖南

湖南日报,湖南中医附中高质量发展,取得巨大成绩。

张春祥黄娟娟陈双奉延旗杨文韬

近日,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湖南中医附一”)和衡阳县中医医院组建的全省首家中医“紧贴型医联体”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取得可喜成果,发挥了标杆作用。

继衡阳县中医医院之后,湘阴县中医医院、广东省博罗县中医医院相继与湖南中医联姻。

通过“紧贴型医联体”模式下的探索创新,湖南中医附一也获得了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1全国医联体建设实践案例新锐奖”,湖南中医附一为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为湖南中医药体系的重要力量,湖南省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湖南中医药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力量优势,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核心,以推动湖湘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振兴湖湘中医,彰显“湖南特色”,打造新担当、新力量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景)

什么是“紧密型医联体”

“就是从‘湘中医’医疗联盟中选择一些中医院,密切合作。

湖南中医附一院长朱镇华告诉笔者:“紧密型医联体也可以说是‘湘中医’医疗联盟的升级版。

据介绍,“湘中医”医疗联盟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的号召,在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于2014年12月5日,由湖南中医牵头全省县级中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社区医院,共同组建的湖南省首家中医联合体

“湘中医”联盟以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分级医疗、共同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湖南中医技术、人才、设备等优势,建设专家巡诊、巡诊、巡诊、免费培训、手术指导、远程巡诊、双向巡诊、设备援助、信息平台

目前,“湘中医”医疗联盟旗下有内科、外科、针灸推拿、骨伤、疼痛、妇婴、肛肠、急性重症、心血管、肿瘤、肝病、五官、治未病、风湿骨痛、心胸外科、内镜、影像、泌尿外科、检查与病理、麻醉等20个专业联盟

“湘中医”医疗联盟通过几年的业务开展,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不能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特别是基层人才严重短缺,成为保障人民健康、深化医改的重要制约因素。

如何才能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湖南中医附一朱镇华院长说:“我们的对策是选择一些中医院,开展密切合作,让医院派驻业务骨干,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临床、教学指导。

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国家级重点专科特色技术、特色疗法、特色制剂直接“复制”“移植”到下级医院,培养基层医院人才。

两年多来,湖南中医附一与衡阳县中医医院、湘阴县中医医院和广东省博罗县中医医院签署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湘阴县中医医院和广东省博罗县中医医院相继成为湖南中医附一的集团医院,从而帮助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湖湘中医药在全国的影响力。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集团衡阳县医院挂牌)

衡阳县中医医院省内首次“吃螃蟹”

2019年7月18日,湖南中医附一集团衡阳县中医医院正式成立,启动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建设工作,衡阳县中医医院也成为省内首家中医“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医院。

医院由神经内科胡华、心血管病科范建民、妇产科游花、针推康复科李里、肾脏内科彭亚军、神经外科余文运、重症医学科刘东亮、泌尿外科龙衆、儿科黄胜、皮肤科李小鹏等10人专家组衡阳县中医医院工作,胡华担任副院长。

衡阳县中医医院相继成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心脏病诊疗中心衡阳县分中心”“介入中心”,筹建“脑心同治康复理疗中心”“创伤中心”“中风中心”“胸痛中心”。 医院针灸康复理疗中心还引进“湖湘五经配合针推学术流派技术”,成为衡阳县最完整的一站式中医特色康复基地; 肾内科率先在衡阳县成立“血管通路组”,开展县级医院少见的“经颈静脉长期透析管置管术”,基层医院医疗技术实现多项“零”突破。

在湖南中医附一集团衡阳县中医医院紧贴型医联体工作推进会上,朱镇华在发言中表示,湖南中医附一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号召,不断探索开展专科医联体、对口合作、紧贴型医联体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

医联体不仅要“联体”,更要“联心”,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在同质化建设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彰显中医特色,形成强大的地方区位优势,衡阳县

衡阳县中医医院院长彭超群表示,通过技术援助,湖南中医附中专家在衡阳县开了很多“先例”和“首创”,有效提高了医院综合能力,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

下一阶段,衡阳县中医医院将牢牢抓住合作契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红华表示,湖南中医依托国家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国家和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知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平台,通过常驻专家指导为衡阳县培养基础实用型人才,提高衡阳县中医院中医药服务质量和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肖文明充分肯定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他认为衡阳县中医医院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积极学习湖南中医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内部管理等先进经验,不断改善就诊条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更加聚焦主业、深耕特色,继承中医药创新发展新格局

新模式真好啊。 我会再叫你的座位

“真的很方便。 专家来到家门口,一边看病一边节约医疗费,一举两得! ”。 涂大姐家住衡阳县,曾是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说起湖南中医专家,她感激不尽。

2017年8月12日涂姐反复腰痛,在衡阳某三甲医院接受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术后症状无改善,8月底进行第二次微创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2017年9月在衡阳另一家三甲医院住院半个月,症状无缓解,10月转入长沙一家大型三甲医院脊柱开放性手术治疗,术后症状反复,腰腿反复疼痛。

2018年10月,因腰部右下肢疼痛麻木,不能翻身、行走,多次住院治疗,症状无好转。

2019年11月来衡阳县中医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疼痛科彭桂元主任、湖南中医附在衡阳县中医医院专家李里博士评估,该患者为复杂性、难治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难度大,恢复时间长,湖南

12月2日,患者由集团医院派出救护车在湖南中医附中脊柱一科,经杨少锋主任、罗振华副主任医师及时手术,手术成功,术后腰部疼痛大为缓解。

12月23日回到衡阳县中医医院继续康复,目前患者康复良好,患者及家属对此次双向转诊提供的方便非常满意。

为了推进“双向转诊”活动,衡阳县中医医院和湖南省中医附一开通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对于需要转至上级医院救治的急危重症、疑难病症,集团衡阳县中医医院可专门派出救护车,联系转诊科室,提前安排诊疗方案,使患者及时获得优质医疗服务。

转诊患者病情稳定时,立即返回衡阳县中医医院康复治疗。

这家绿色健康快递受到了当地患者的好评。

患者满意,医院发展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两年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成效显著。

据湖南中医附一驻衡阳县中医医院副院长李里介绍,在湖南中医附一的大力支持下,衡阳县中医医院首次举办了颅脑外科手术、自体颅骨置换术、三坐标标准测量下射频消融术、静脉溶栓、首开脑血管造影术、妇科子宫腹腔镜、动静脉内编成形术、各类输尿管结石和前列腺手术的皮肤科开展小儿按摩、针灸康复进入ICU; ICU开展PICC技术; DSA正式运行; 成功开展了介入诊疗、急救PCI术等。

目前衡阳县中医医院已熟练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溶栓治疗、心脏起博治疗、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椎间孔镜、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等手术。

常驻专家不仅能给人鱼,还能给人鱼。

紧密型医联体模式的开展,全面提升了衡阳县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质量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目前,衡阳县中医医院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并牵头与衡阳县10多个乡镇卫生院建立“衡阳县医共体”,专家

截至2019年9月,衡阳县中医医院共开展大型义诊11次,乡镇义诊60次,带教研室120次以上,用药11.4万元,发放健康小册子近8000份,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湖南中医附一也获得了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联合工作委员会“2021全国医联体建设实践案例新锐奖”。

融入粤港澳,展现湖湘中医担当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集团博罗县中医医院将开启“一院三区”新征程!》是最近博罗县中医医院官员在微信上发布的新闻。

这标志着湖南中医附一打造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正式走出湖南,融入粤港澳。

据介绍,该院由湖南中医附一院派出管理和专家团队运营,辐射大湾区大势。

项目建成是促进博罗中医药事业发展、造福博罗人的重要举措,也是湖南中医附一院融入粤港澳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其实博罗县牵手合作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布局,‘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实践成熟后,双方合作正式落地。

“湖南中医附一党委书记陈新宇介绍,2021年,博罗县人民政府与湖南中医附一签署合作协议书,共建湖南中医附一集团博罗县中医医院,湖南中医附一派出管理和专家团队,对博罗县中医医院进行全面升级。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全面深化临床医疗合作、推动中医产业发展、加强人才交流、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双方深度融合联动机制。

目前,湖南省中医已派出多名专家抵达博罗,涉及骨伤科、内科、肛肠科、皮肤性病科、放射科、麻醉科及护理院感科等。

湖南中医附一集团博罗县中医医院体育大道院区启用后,该院区国医堂多位常驻专家就诊,为患者提供省级医疗服务,全力保护生命健康。

陈新宇表示,通过上下联动、共建共享,联盟内优质医疗资源得到良好流动和有效利用,促进牵头医院集中精力解决危重、疑难杂症的能力,同时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让基层民众在家门口“湘中医”医疗联盟优质中医中西医结合服务湖南“一体化大中医公共服务平台”成效显现,“强基层、惠民、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医联体建设目标逐步实现。

陈新宇说,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在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中迈出实质性步伐,公立医院改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和深化。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信息平台搭建、上联省内三甲医院、下联乡镇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方便了患者双向转诊,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各级医联体单位医疗水平。

因此,只有整合资源纵向流动,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效益、管理共同体,才能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

[责编:张春祥]

[来源:湖南日报]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