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2024-03-29 18:52:32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淡墨 阅读量:6059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应积极发挥先锋和践行者的示范作用,不断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界定

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基础。

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创新在哲学上是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利用和再创造,形成新的物质形态。

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企业家运营、组织、运作服务、技术、器物工作需要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

创新创业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它不同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同于单纯的创业。

创新强调开拓性和原创性,创业强调通过实际行动获得正当利益的行为。

因此,在创新创业的概念中,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的体现和延伸。

正确界定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更好地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基本遵循。

教育是改造人的灵魂、塑造人性、提高智力的重要途径。

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创业人才,提高人们的创新创业素质,必须依靠创新创业教育,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开展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创新创业实践发展的新需要。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和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又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因此,开展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要培养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也要着眼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全面提高,更要着眼于实现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因此,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教育为主题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价值、精神、能力等知识的渗透和传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本领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充分就业,实现创业

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创业的孵化器,把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课题,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也是促进经济提高质量提高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本领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大学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高校持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

一、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到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建立校长任组长、分校任副组长、大学生创新创业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取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是坚持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资源共建共享,广泛构建“大侠创空间”等实习实训平台,积极办好中国“网络”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开展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弱点和不足。

近几年,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活动,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从尝试探索阶段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新阶段。

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做好顶层规划。

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谋划,是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高校党委坚持政治站位,积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事业全局,把创新创业教育尽快摆上高校党委重要议程,积极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要明确牵头部门和相关合作部门职责分工,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形成党委领导、科学实施、师生参与、制度保障的协调保障机制。

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健全完善教学体系。

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高校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学分体系全过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指导协作、文化引导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

必须组建更强的队伍,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

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

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聘请社会各界企业家、创业成功者、专家学者等兼职教师,构建专业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要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推动教师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

要大力支持我校教师上岗培训,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创新创业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本领和综合素质。

要进一步开展实践活动,积极拓展实践平台。

有效的实践平台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新创业竞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客空间等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作用,面向大学生免费开放,开展专业化孵化服务。

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优势,集聚高校、政企、社会多方资源,大力建设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学校、学校、校企、学校、社会协同培养的目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在于以创新创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把创新创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面发展,“为党培养人要担当好为国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王逸凡,沧州师范学院讲师,本文是2021年度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课题“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编号: JY2021181 )的研究成果。

来源:光明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