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0后初入职场,大学毕业生和海归该怎么办?

2023-11-06 13:13:48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鹤隐 阅读量:19951

文丨培训专家王艳独家供稿图|来自网络审稿|现实生活文婷Daisy篇文乐Vincent2022年7月,国内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00后国内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将首次进入职场。

年轻一代的求职者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中国教育在线国际教育频道策划采访了曾担任百度、58同城高管的培训专家王艳,为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指点迷津。

2022年00后初入职场,大学毕业生和海归该怎么办?

Q12022年应届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创下新高。

但是,每年都在喊“毕业生,回国后就业难”,你认为2022年更特殊吗?

每年毕业季都喊,每年都很为难。

这种困难通常是指供需两方面的矛盾。

需求是社会提供的岗位,供给是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中间存在匹配问题。

几年前,更多的矛盾是供给方的质量。

如:如何提高本科教育的技能性、应用性,更好地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如何解决大学生的眼光、期望管理等问题。

今年可能在需求方。

由于经济大环境的持续下滑,上半年GDP增速仅为2.5%,许多企业经营面临挑战,许多大工厂纷纷裁员。

这些都表明,最终供给方减少,供给方岗位数量减少,需求方、大学毕业生数量创新高。

所以,让大家感受到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连实习的机会都没有。

几位在北京名牌大学做教授的朋友说,今年毕业班六七成的学生就业困难,很多毕业生不得不继续学习,不得不推迟就业。

Q22022年留学回国就业情况如何?

关于回国,我看过教育部的官方数据。 2016年至2019年,我国出境人数251.8万人,回国人数201.3万人,学成回国率接近8成( 79.9% )。

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增速高,疫情防控效果好,留学生希望回国发展,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大。

由于家庭留学成本高企,对就业的期待更高,留学回国往往集中在更北的一线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这与国内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高度重合。

从政策角度看,今年上海和北京都给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更好的落户政策,但覆盖的人数有限。

从企业角度看,即使今年岗位供应减少,也不会对留学生有更特殊的招聘需求,因此回国就业压力加大。

Q32022年是“00后”就业元年,“00后”毕业生首次进入职场。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将这一代毕业生描述为“儒家系独立、务实、多元兼容、蓄力成长”,你认同这位“00后”的画像吗? 如何概括“00后”毕业生的优缺点?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都被贴上了“xx后”的标签,把我们归类到一个群体里去概括我们的“时代特性”,有人在唱着兴。

我一直相信,既然时代造就了我们,就赋予我们影响和改变这个时代的力量。

我接触过一些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从微观上讲,他们有各自的优势、劣势,这些都是家庭和成长环境带来的。

从共性的角度分析,这一代年轻人见多识广,不足为奇。

他们被互联网养活得很大,见多识广,极少的事情会让他们吓一跳,吓一跳,让认知有所突破。

同时,各种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也通过网络“容易获得”,他们都可以理解、理解、接受。

但是,信息“容易得到”的背景,有时会被碎片化的观点所左右。

我们还是要有收集、整理、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建立自己系统化的学习框架,面对更大的挑战。

Q4你做过一家大公司的培训部长,能谈谈企业招聘人才的流程吗? “招”和“不招”的企业到底在看什么?

企业招聘通常分为“学校招聘”和“公司招聘”。

针对“学校招生”,每年都会启动大型招聘项目,在较长的周期内完成。

例如:高中宣传、现场面试筛选、后续面试等。

另外,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不同的面试内容和流程。

如产品技术部门检验专业知识技能,营销运营部门看基础方法论等。

总之,学校的招聘注重候选人的潜力和素质,未来的公司会花时间和精力培养,为公司的长期发展积蓄力量。

同时,公司还需要借助学校的申办来进行“雇主品牌”的宣传,在高校中加强企业形象,不断吸纳优秀人才,提高声誉。

既然看到了潜力,企业就看到了候选人的“未来”。

在我们对能力的定义中,常见的是“冰山理论”。 也就是说,冰山上的是看得见的“技能和行为”,冰山下的是看不见的“价值观和素质”,下面的部分更大更坚固,对上面的部分起决定性作用。

企业对招生的期待是“将来能更快成长为中流砥柱”,因此他们是否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是否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行动能力、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关注外部世界的意识,如顾客导向、市场敏感度等

它可以分为四类:目标感知、信息整合、行动和资源获取。

这其实是任何阶段职场人都需要的核心能力。

Q5你重视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我认为“职业规划”的本质应该是“思维框架”。

而且,这个框架可以从中小学阶段开始阶段性地学习,其核心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职业规划的过程是确立目标—信息收集—整合分析—寻找资源—解决问题。

这其实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挖掘,让自己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自主做出判断和选择。

我有个朋友家的孩子,四年前报名参加高考的时候,曾问我应该选择什么方向。

今年我会问她下一步怎么计划。

她说她找不到工作,所以继续读研究生。

我告诉她,研究生毕业后? 她说她不知道。 三年后再说吧。 学历高比学历低好得多。

我想这可能是大多数毕业生的感受。

走着瞧,被选中是毕业生唯一能做的事吗? 我的一位大学教授朋友班上的学生除了完成课程要求外,还一直关注企业在他所学专业的应用。

他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学校和华为的联合实践项目,锻炼了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这个学生的才能很快得到了华为的认可和入职通知。

有些人有独特的能力,有区别于别人的特质才能有被发现和发现的机会。

而且,这种独特的能力一定来自于你独立的思考和对目标的追求。

Q6对年轻一代的求职者有什么建议?

我认为大学阶段的教育不仅要培养连接社会和市场的技能型,更要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人格。

后者更重要。 因为那是每个人一生汲取营养的来源。

部分中小学课堂还出现了“任务式”教学模式,大家分组,完成不同的课题,最后进行汇报演示。

这种方式,在我看来是走向“独立”的途径,制定目标,把空间还给学生,对各种可能性持宽容和接受的态度。

对于今年收到美国某大学邀请的女性,专业、大学哪个重要? 我听说过。 她毫不犹豫地说:“很专业! 因为爱是让你坚持的理由。

从她坚定的眼神中,我可以感受到热情带给她的力量。

当然,从经济学的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去看需求,看市场,但再小的市场也能培育独角兽企业,拥有“小而美”的领域。

从个人来看,人生最大的幸福,不过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

相信只要能更快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断探索和追求,在大学毕业的时间节点上,每个毕业生都会更从容、更平和。

职业规划现在是一项“技术工作”,专业员工总结各种经验和工具来教毕业生这件事。

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帮助毕业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职场。

但我期望每一个毕业生都能积极把握自己的命运,形成自我思考的框架,逐渐明确内心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国际教育频道特邀培训专家王艳独家供稿首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